“我已经积攒了55分了,可以在积分超市兑换一个保温暖壶了。”提到“积分制”居民夏阿姨就忍不住跟大家开心地分享道。近年来,古槐街道西门社区坚持以“积分制”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把孝亲敬老、邻里互助、红白事简办等纳入文明积分体系,引导居民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让“小积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大作用”。
![]()
定标准,让文明有“尺”可量。社区精心制定《文明积分评分细则》,推动移风易俗规范化常态化。建立“正向激励”与“负面约束”两张清单,正面清单聚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文明行为,明确加分分值,规范居民日常行为,引导民风民俗;负面清单针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人情攀比等陋习,设定扣分条款。真正做到让居民一目了然知道“什么该提倡、什么该抵制”,形成了赏罚分明的良好氛围。
重激励,让美德有“价”更有值。积发新风尚,兑出新文明。社区通过物质兑换、精神表彰、政策优先的方式打通积分激励通道,让文明行为既能得荣誉,又能换实惠。在西门社区“积分超市”的货架上满满当当的摆放着保温壶、香皂、牙膏、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居民只需凭手中的积分,就能兑换到合心意的物品。
积分较高的居民还可优先参与“文明家庭”“社区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推优评先活动,给予精神表彰和政策优先福利,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居民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了“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
“现在大家争着攒积分,不仅是为了换东西,更觉得积分高是家庭荣誉的象征。邻里之间互相提醒、互相监督,风气越来越好了。”一位居民感慨道。
见成效,让治理有“方”更善治。“积分制”如同一位无声的“文明劝导员”,带来了社区风貌的喜人变化,居民负担减轻,新风尚成为自觉。最直接的变化是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减负”的轻松,文明节俭在社区蔚然成风。同时社区治理从“硬性约束”向“柔性激励”转变,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文明行为宣传志愿服务的居民人数显著增加,邻里关系更加和睦,社区凝聚力不断增强,营造出“社区事务大家管、文明建设同参与”的生动局面。
“过去社区组织活动,大伙儿热情总提不起来,如今有了积分,大家参与的劲头特别足,社区居住环境整洁了,街坊邻居见面也更亲了,矛盾都少了不少。”两位正在挑选兑换商品的居民,脸上带着笑意说道。
下一步,西门社区将持续深化探索积分制管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容,让文明的“种子”深植于居民心中,切实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有力有序、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供稿单位: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西门社区 仲伟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