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什么都好,就是人口问题比广东严峻得多,这句话你信吗?
别急着反驳,看完这篇你就知道,长三角的人口危机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长三角经济强劲,产业兴旺,位置优越,不过其人口结构却在悄然间“东北化”了老龄化程度在全国居于前列,而出生率甚至还达不到广东的一半。
![]()
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为何广东能够一直保持着年轻的状态,而长三角却逐渐变得越发苍老呢?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长三角人口问题的真相。
长三角这片由长江孕育出的,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极为,繁荣且发达的区域。它不但积淀了悠长的历史与绚烂的文化,更吸引了众多人前来探寻与开创。
它坐拥世界级的大河,亚欧大陆东岸的中点,交通十分四通八达,经济的腹地极为广阔,简直可称“天选之地”。
![]()
可就是这么个地方,现在却面临一个让人揪心的问题——人口。2024年,长三角常住人口约2.38亿接近广东的两倍,但出生人口只有133.2万广东却有113万。
算下来长三角出生率仅仅只有5.6江苏以及上海,更是低于5‰,不过广东却高达8.89‰。
更夸张的是,江苏以及上海加起来有1.1亿人而出生人口仅为54.4万这还不到广东出生人口的一半呢。
这数据,真让人捏把汗,
再看老龄化,长三角更是“老得快”,
南通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30%,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年龄超过65岁。
上海户籍老人,其占比为36%;江苏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5.5%此比例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长三角诸多城市已然步入中度乃至重度老龄化之境,不过广东的老龄化率仅为14.86%在全国范围内位列倒数第三。
深圳东莞满街皆为年轻人,而60岁以上的老人所占比例仅仅约为3%。
![]()
长三角和广东一比,简直像两个世界,
广东靠着外来的年轻人以及本地的生育文化,稳稳地稳住了人口结构;而长三角呢,却陷入了“生得少且老得快”这样的一种怪圈之中。
为什么长三角人口问题这么严重,
原因其实挺复杂,
首先长三角城镇化率较高,生活成本亦高,特别是房价以及教育支出方面,这使得年轻人“不敢生”。
上海总和生育率仅为0.6且比韩国还要低。江苏呢更是全国范围内最早严格施行计划生育的省份之一,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因而如今育龄人口在自然状态下就变少了。
其次长三角的年轻人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很多人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生。
![]()
反观广东,粤东的潮汕地区,以及粤西地区,其传统生育文化较为浓厚。与此同时有大量外来的年轻人涌入此地,所以生育意愿自然而然就比较高了。
长三角经济较为发达,不过在这方面并未因此就换取到人口红利,反倒因为人口结构的缘故而被拖了后腿。
长三角的人口危机,并非在短时期内出现的现象,而是于长久之中潜藏的隐忧。
老龄化加重,这意味着,在养老金方面,压力更大;医疗资源,变得更为紧张;与此同时劳动力也将逐渐地出现短缺情况。
江苏2024年常住人口,首次呈现零增长态势;上海连续多年,人口自然处于负增长状态;浙江虽稍好一些,安徽亦如此,不过两者皆难以掩盖其颓势。
广东却因为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其经济活力呈现得十分充足,在未来它所具有的潜力也会更大。
长三角倘若不再重视人口事宜,或许真的将会被广东“拉开距离”。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数据摆在那儿,
长三角所需要的,不单单只是经济方面的转型,更是在人口结构上的一种“自我拯救”。
归根结底,长三角的人口状况,它所反映出的,是发展模式中潜藏着的危机。
经济再强,产业再牛,如果没人了,一切都是空谈。
长三角必须拿出十分充足的魄力,适当地、逐步地降低生育成本,积极地、热情地吸引年轻人回流,甚至敢于、勇于大胆地创新人口政策。
否则十年之后,长三角恐怕真要变成“老三角”了。
而广东则会因为年轻的人口结构,继续领跑全国。
这场人口竞赛,长三角已然落后,不过只要当下开始行动,或许还来得及。
毕竟长三角的底子还在,只要人来了,一切都能重新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