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快来点个关注,下次串门不迷路。

这两天,刷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央视《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李晓东被骗了。
其实骗局也很简单,李晓东在银行办完事准备离开时,一个驾驶奔驰车的中年男子将其拦下,称自己参加茶叶展销会剩下的铁观音不准备回去,原价1000元一盒,现在只卖300元。
起初李晓东还有些警惕,但在对方声称能降至200元一盒时就动了心,狠狠心花1000元买了5盒。
事后,经懂行的朋友鉴别,都是一些添了香精的伪劣茶叶,连50块钱一盒都不值。
![]()
主持法制节目的反诈专家,在银行门口被"豪车卖茶叶"的套路骗走1000元,这无疑给公众带来很大的冲击。
其实不仅仅是茶叶,螃蟹、大虾等海鲜也经常成为这种骗局的工具,笔者也多次遇到过。
虽然我没有上当,但依然还是有人会相信。
人们不禁想问:就连专业人士都逃不过去的骗局,普通人该如何加以防范?
由此,笔者想到这些年打击力度越来越大的“电信网络诈骗”。
前两天,缅甸电诈犯罪集团白家覆灭,5人被判死刑、2人死缓、5人无期徒刑、9人被处以3年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能看到,对于电信诈骗,国家如今就是抱着一种“零容忍”的态度。
为什么,只因为电诈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太大了。
根据公安部刑侦局发布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白皮书》显示,过去一年最大和最小的被骗年龄分别为93岁和9岁,真正实现了"老少皆骗,童叟都欺"。
更令人震惊的是,同一起电诈案件中被骗金额最高达1.17亿元,还有受害者5天内连续中招3种骗术,累计被骗48万元。
电信诈骗,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人即便心里早有防范,在不断升级的骗术面前,也难保不会有上当的一天。
![]()
比如AI换脸技术的应用,让视频通话都难辨真假。
在这种形势下,各地对于反诈的规定也是越来越严格,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河南新乡农民孙先生出售100多吨小麦获款28万元后,因货款涉及电信诈骗资金,其银行卡被贵州警方依法冻结;
另外,也有不少网友称自己在某平台出售闲置物品,收到货款后账户却被警方以“涉嫌电诈”的名义冻结。
11月5日,又有网友发文讲述自己在山东东营某银行取款时被银行盘问并报警的经历。
据当事网友表示,他当时在东营出差,正好赶上朋友婚礼,于是想去银行取点现金随礼(低于5万元),但柜员连续询问“取现是什么用途”“上个月某某某的人给你转了若干元,这笔钱是什么”。
由于没有“积极配合”,柜员随后表示:已经打电话给反诈中心和派出所,但是电话没人接,现在只能让反诈中心出警来向你核实。最后,当事人没有取款就离开了。
对此,该银行工作人员回应称,东营市反诈中心规定取现1万元以上都需说明取款用途以及资金来源,这边核实比较严格,主要是为了防范用户资金被诈骗。
![]()
此事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的确,反诈是好事,也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资金安全,银行作为资金流动的关键节点,“多加一道锁”也能理解。
但问题在于,银行业信誉的关键,来源于“存款自愿、取款自由”这一基本原则,如果背离了它,人们恐怕很难再去相信,储户存到银行的钱将来就“一定安全”。
不可否认,银行肩负着反诈的重要责任,基层的工作人员也很为难。
但不能因为电诈可能存在,就默认每一个储户都应该被审查,一刀切式的管理办法,这是把所有储户都当成诈骗分子对待?
储户到银行取钱,别管金额大小,只要尽到提醒和基本的调查义务就可以,层层加码已经违规,拒绝客户取款更是离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如果银行没有确实证据证明储户有电诈嫌疑,那拒绝客户取款的理由就不成立,也就直接违反了取款自由的基本原则。
就像一些网友所说的那样,取自已的钱自己说的不算,这不是笑话吗。
问了用途还不算完,银行还要盘问当事人之前转账记录的来源和目的,这是否已经越权了,难道不是在侵犯他人的个人隐私?
如果万元以上的现金业务都这么麻烦,是不是反诈中心不松口,银行就不给办了?
反诈当然很重要,但也要有一个度。
银行加强反诈职能,不应该花在给储户正常取款添麻烦上,而应该在技术上加强对于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的监测,来提高反诈的精准度。
反诈的目的是为了老百姓好,而不是让公众感觉到“不舒服”,两者之间平衡很重要,这一点,银行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
注:本文旨在表达个人观点,提倡大家理性讨论,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极目新闻(2025-11-05 16:09发布)用户取款被银行盘问且报警,说好的取款自由呢?
新浪财经(2025-08-31 02:52发布)中国电信诈骗202508现状白皮书:趋势、挑战与防治策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