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60分钟》节目的专访中,谈及中美关系时,强调与中国的合作比“打败中国”更有利。他在这期采访中将“中国”一词提到了41次,这一数据不禁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特朗普似乎正在改变此前的“对抗”立场,突然对中美合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度,但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政治信号?
在这次采访中,特朗普多次强调,“与中国合作比单纯击败中国更能让美国变得更强大”。这是与他过去几年的政策大相径庭的转变。以往,特朗普多次以“打败中国”为目标,通过加征关税、挑起贸易战等手段,试图削弱中国经济并挤压其全球市场份额。然而,这一次,特朗普不仅没有继续强化与中国的对立,反而将重点转向了合作。他直言:“我们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对美国有利。合作能让我们更加出色,尤其是在全球竞争中。”
特朗普的话语有些让人感到意外。毕竟,他曾多次在竞选演讲和政策发布会上提到,“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并指责中国采取“非市场化手段”来与美国竞争。他的这番话,无疑改变了公众对他长期“强硬派”形象的认知。
![]()
然而,特朗普的这一表态,是否意味着他真正放弃了“美国优先”的战略,彻底拥抱中美合作?恐怕未必。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的经济困境日益加剧,而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成为摆脱经济困局的一个潜在突破口。
不可忽视的是,特朗普之所以调整中美关系的立场,背后有着不容忽视的经济背景。2025年10月,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7.2万亿美元,贸易战带来的高关税政策未能有效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反而导致美国消费者和企业面临更高的物价压力。以中西部的大豆农民为例,由于中国订单大幅下降,许多农场的产量无法及时销售,农产品积压成堆,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而美国制造业的萎缩同样带来了严峻的现实:高关税政策未能成功拉回外流的生产线,反而推高了生产成本,令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特朗普在节目中提到,中美关系的合作将为美国带来更多机会。这并非单纯的外交辞令,而是他在内外压力下所作的务实调整。尤其是在当前美国制造业持续低迷、农业危机未解的情况下,与中国的贸易与合作显得愈加迫切。特朗普很清楚,若继续维持对抗姿态,反而可能使美国在全球经济的竞争中进一步处于劣势。
尽管特朗普在节目中提到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他在谈到高科技领域时的态度却依然强硬。例如,在讨论英伟达芯片时,他坚决表示,“美国绝对不能将这种核心技术交给中国”。特朗普的立场依然充满矛盾,一方面表达与中国合作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又在高科技、军事技术等领域表现出强硬的态度。
![]()
这种表态的矛盾,并非偶然。特朗普清楚地知道,“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国内具有深厚的政治土壤,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选民群体中。通过批评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全球扩张,特朗普不仅能够激发民族主义情绪,还能够转移国内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就像他在过去的竞选中一样,利用中国作为一个外部敌人,既能够巩固选民基础,又能够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定位提供支持。
这其实也是特朗普外交政策中的一贯策略:在外部政治对抗中,利用强硬表态来稳固内政,实际操作时则以务实的合作为主。他的一句“与中国合作比单纯打败中国更能让美国变强”便是一种巧妙的政治操作:对外喊出合作的口号,对内保持警觉,确保选民仍然看到他“对中国强硬”的一面。
面对特朗普的这一表态,中国的反应相对冷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并未过多评论特朗普的言论,而是强调,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务实的回应,表明中国并不急于对特朗普的态度转变做出强烈反应,而是继续推动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与对话。
中国的这一回应方式,也显示出中方深刻理解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虽然特朗普在外交场合偶尔发出强硬信号,但中国始终以经济合作和对话为主线,着眼长远利益。无论特朗普如何在言辞上摇摆,双方都需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寻找互利共赢的路径,特别是在科技、能源、金融等关键领域的合作。
![]()
特朗普的“改口”并非偶然。这既是美国国内经济压力的直接反映,也是特朗普在政治斗争中的一场战略调整。在不断上升的经济困境面前,特朗普已经开始意识到,中美合作不仅能缓解国内矛盾,还能为美国带来更多经济机会。然而,他依旧没有放弃对中国的批评,且在高科技领域保持强硬立场。这种“合作与对抗并存”的外交策略,显然是特朗普长期以来的政治特色。
尽管特朗普口中的“合作”听起来更像是对中国的一种认可,但我们不应忽视他在背后仍然保持的强硬姿态。中美关系的未来,仍将是一场利益与博弈的较量。特朗普的言辞变化和战略调整,可能只是短期内的过渡,最终如何走向,仍需全球经济和两国政治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来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