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今年以来,马鞍山花山区持续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通过举办文明实践集中日活动、成立文明实践联盟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更便捷丰富的服务;同时聚焦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针对上班族、学生族等群体的时间特点,深入推动“错时+延时”服务计划,创新打造“夜晚大舞台”“周末小课堂”等特色品牌,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配送至夜晚与周末——前者以文艺演出、非遗展示为主,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文化夜宴”,后者侧重知识普及、技能培训与文化传承,成为老人、青少年及家庭充电学习、亲子互动的好去处。
“夜晚大舞台”传递温情陪伴
“夜晚大舞台”以文艺汇演、非遗展示为核心,为市民奉上家门口的“文化夜宴”,点亮城市夜间文化生活。近日,湖东路街道中岗社区和沙塘路街道沙塘社区接连上演“重阳传非遗,含弓润万家”含弓戏公益演出,演员们韵味醇厚的唱腔与细腻传神的表演,让居民在晚间闲暇时段零距离感受到非遗剧种的独特魅力,现场掌声阵阵。围绕“我们的节日——重阳”,桃源路街道珍珠园社区组织开展“九九重阳暖,艺彩共融情”文艺演出。此次活动正是社区实践站推行“错时+延时”开放服务的生动体现,通过将优质文化服务延伸至居民闲暇时段,有效满足了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演出中,社区老人与文艺志愿者同台献艺,歌舞、戏曲等节目接连登场,现场洋溢着尊老敬老的和谐氛围。
“周末小课堂”丰富假日生活
“周末小课堂”聚焦知识普及、技能培训与文化传承,成为老年人“充电”、青少年研学、家庭亲子互动的温馨阵地,让文明实践服务覆盖全年龄段群体。在周末,花山区各街道聚焦群众的休闲生活打造“周末小课堂”。桃源路街道在每周日下午,组织街道老年学校老师来到社区,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志愿者杨丽莉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教社区老人唱戏、讲解戏曲文化,现场互动频频、气氛热烈,成为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延时”服务的一个缩影。在解放路街道东苑社区的“周末小课堂”里,昕芽语言艺术的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场生动的主持表演公益课。孩子们担任小主播、参与角色扮演,从紧张生涩到自信表达,现场气氛活跃。小课堂依托“错时”服务模式,有效丰富了少年儿童的假日生活,在趣味互动中收获成长。
下一步,花山区将继续聚焦拓展文明实践阵地“错时+延时”服务功能,通过广泛征集市民意见、优化活动内容、推动“夜间大舞台”“周末小课堂”提质扩容等一系列举措,促进文艺活动常态化开展,让文明实践成果持续惠及于民、温暖人心。(王梦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