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句“快速、残酷、痛快”的军事打击威胁,意外地为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战舞台。
“如果尼日利亚政府继续允许基督徒被杀害,美国将立即停止所有援助,并可能会‘火力全开’地介入。”2025年11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对非洲大国尼日利亚的直接军事威胁。
![]()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随即回应,美军已做好行动准备。尼日利亚总统府则强硬回击,强调尼日利亚是主权国家,绝不会容忍外部干预。
战争威胁背后的资源博弈
特朗普对尼日利亚的威胁看似突如其来,实则符合其一系列行为模式。从威胁委内瑞拉、叫嚣“收回”巴拿马运河,到提出购买格陵兰岛,特朗普的扩张性言论背后有一个清晰逻辑:维护美国对全球战略资源的控制。
![]()
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令世界瞩目的资源禀赋。已探明石油储量高达370亿桶,是非洲最大石油出口国。其轻质原油因含硫量低、易于提炼,备受美国炼油企业青睐。
除了石油,尼日利亚还拥有5.3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储量全球第九,同时是锂、钴、镍等新能源矿产的重要潜在供应国。
特朗普的威胁时机选择也值得玩味。2025年下半年,尼日利亚正处于政治过渡期,2027年总统大选临近各党派斗争激烈。南部“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重启武装活动,北部“博科圣地”虽遭打击但未被彻底消灭。这种复杂局面为外部势力“以乱牟利”创造了条件。
![]()
面对美国的威胁,尼日利亚绝非手无寸铁。过去几年,为应对国内恐怖袭击和跨境犯罪,尼日利亚大力引进了中国制造的军事装备,几乎形成了覆盖空地一体的作战体系。
尼日利亚空军装备了中国制造的JF-17“枭龙”战机。这款战机具备较强的空中机动性和对地攻击能力,是中等强度冲突中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之一。此外,“翼龙-2”和“彩虹-4”等中国制造无人机也已加入尼日利亚空军序列。
这些无人机在情报侦察和精确打击方面表现不俗,已在多次反恐行动中得到验证。
![]()
在地面装备方面,尼日利亚陆军获得了中国的VT-4主战坦克、ST-1轮式突击炮以及多种口径的自行火炮。这些装备虽然不是全球最先进的,但特别适合非洲的高温、多沙尘环境。
更令人瞩目的是,尼日利亚已开始实践中国提出的“军贸合成旅”概念。通过将VT-5坦克、“猛士”车载炮和“翼龙-2”无人机混编为机动战斗群,尼日利亚建立了非洲首个中式轻合成战术框架。
英国《简氏防务》评价这一模式“显著改变了非洲反恐规则”。
中式合成营的实战能力
尼日利亚的中式合成营并非纸上谈兵,已经在实战中经受考验。在2023年的“TURA TAKAIBANGO”行动中,尼日利亚军队展示了其新战术:无人机定位目标 → 车载炮火力覆盖 → 坦克前线突击。
![]()
尼日利亚装备的中国坦克
这种作战模式发挥了显著效果。在2024年的迈杜古里战役中,“翼龙-2”无人机引导GP105制导炮弹摧毁自爆卡车,响应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尼日利亚陆军参谋长公开表示:“中式装备体系使反恐效率提升300%”。
尼日利亚军队对中式装备的掌握程度也令人瞩目。不像以往的“买了不会用”,现在尼方不仅有专业的飞行员和操作员,还有一整套维护、后勤和战术配套体系。
尼日利亚的空军飞行员甚至在中国接受了数月培训,掌握了复杂的战术飞行程序。
![]()
尼日利亚装备有枭龙战机
此外,中国在尼日利亚建立了战术培训中心,教授合成营指挥流程。尼日本土的卡杜纳维修基地虽然仍依赖中方技术支持,但已具备一定的维护能力。
这种深度合作确保了装备能够形成战斗力,而非仅仅是摆设。
中国装备在尼日利亚的广泛使用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军工近年来大举进入非洲市场的缩影。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中国已超过俄罗斯,成为对非最大军事武器出口国。
![]()
目前至少有21个非洲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军火贸易协议,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国装备赢得非洲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物美价廉、无政治附加条件、完善的售后服务。
与西方武器相比,中国装备设计朴素、实用性强、成本可控,特别适合经济实力较弱的非洲国家。同时,中国在非洲各地建立了维修中心和配件仓库,确保售后保障。
更重要的是,中国对非军火出口不附加政治条件。西方武器通常配有密码、许可条款等限制,一旦购入国与美国利益相悖,装备可能变成一堆废铁。而中国的军事贸易完全建立在双方平等交流的基础上。
![]()
VT4坦克
中国在非洲的军火贸易模式赢得了信任。从2015年起,中国在非洲的飞机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非洲各国80%以上的空军教练机来自中国制造。如今,中国的坦克、装甲车、导弹等装备也广受欢迎。
潜在冲突的多个维度
倘若美军真的对尼日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将面临多方面挑战。尼日利亚正规军总兵力约16万人,陆军有6个师的编制。加之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入侵行动绝不会轻松。
现代战争不仅是装备比拼,更是体系对抗。尼日利亚的中式合成营展现的系统作战能力,将使美军面临不同于以往非洲战场的新挑战。无人机与炮兵、坦克的协同作战,大大提高了战场效率。
![]()
特朗普的威胁也面临国际舆论压力。美国对尼日利亚的援助从来不是“无偿慈善"——2024年约5.2亿美元援助中80%集中在反恐和军事领域,本质上是确保美国在西非的利益。
特朗普将援助作为“施压工具”,要求尼日利亚按美国意志处理内部事务,这种“援助换主权”的做法暴露了美国外交的霸权逻辑。
更重要的是,美国这种“资源导向型干预”模式已不是首次使用。对比美国对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的行动,可以看到惊人相似性:都是资源大国,都存在内部问题,都被美国当作干预的“突破口”。
![]()
全球格局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非洲国家的自主意识空前增强,像尼日利亚这样的国家不会为了短期利益牺牲自己的主权。
中国在非洲的合作模式聚焦平等互利,比如中国助力尼日利亚建成全长157公里的拉各斯-伊巴丹铁路,该项目带动约十万人就业。
![]()
如果特朗普的威胁最终引发军事冲突,无论结果如何,中国装备已经赢得了展示的舞台。而美国依靠武力维持霸权的模式,在多极化世界中必将面临更多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