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判决结果出来了,造谣的人败诉了!”随着法院判决书的公示,大衣哥朱之文的名誉权纠纷案件终于尘埃落定。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草根歌手,在成名八年后,终于用法律为自己讨回了公道。可胜诉的喜悦还没散去,围绕着他的争议和骚扰依旧没有停止。这场胜诉不仅是一个明星的维权成功,更给所有网民敲响了一记响亮的警钟,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
时间回到2011年,那个穿着军绿色大衣、皮肤黝黑的农民朱之文,在《我是大明星》的舞台上唱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朴实的汉子会一夜爆红。浑厚的嗓音与朴素的外表形成强烈反差,让“大衣哥”这个名字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从田间地头到央视舞台,朱之文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可随之而来的不是平静的幸福,而是无尽的麻烦。
![]()
成名后的朱之文没有像其他明星那样搬离家乡,依旧住在山东菏泽的小村子里。他拿出辛苦赚来的钱,给村里修了路、建了学校,逢年过节还会给孤寡老人送米面油。可这些善举在某些村民眼里,却成了“理所当然”。有人打着“沾光”的名义上门借钱,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借的时候信誓旦旦说会还,转身就把钱挥霍一空,再提还钱就翻脸不认人。据朱之文后来回忆,这些年借出去的钱加起来有上百万,能要回来的寥寥无几。
比借钱不还更过分的是无孔不入的骚扰。村里的人发现,拍朱之文的视频能赚流量,于是拿起手机就往他家闯。不管是他在院子里吃饭,还是给庄稼浇水,甚至是家里来了客人,都有一群人围着拍摄。有一次朱之文生病卧床休息,还有人扒着窗户往里拍,气得他妻子直掉眼泪。更让人愤怒的是,有人为了博眼球,故意编造谣言抹黑他,说他“耍大牌”“抛妻弃子”“偷税漏税”,这些虚假信息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让朱之文的名誉受到严重损害。
![]()
起初,朱之文选择了隐忍。他觉得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想把关系闹僵。可他的退让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骚扰和造谣。有个村民甚至拿着锄头堵在他家门口,要求他“给每户村民发两万块钱”,理由是“你出名了,就该带动大家发财”。面对这种无理要求,朱之文第一次选择了拒绝,可对方转头就拍了一段“大衣哥耍大牌欺负村民”的视频发到网上,引发了新一轮的网络暴力。
真正让朱之文下定决心维权的,是一条关于他“私生活不检点”的谣言。2024年初,一个网名为“乡村爆料王”的用户,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长文,编造朱之文与某女粉丝有不正当关系的虚假信息,还配了经过恶意合成的照片。这条谣言迅速发酵,短短几天就有上百万的阅读量,甚至有媒体不明真相地进行了转载。朱之文的女儿因为这条谣言,在学校遭到同学的嘲笑,一度产生了厌学情绪。
![]()
“我可以忍受别人借钱不还,可以忍受被人拍视频,但我不能让我的家人受委屈。”朱之文带着收集好的证据,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起诉“乡村爆料王”侵犯自己的名誉权。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取证,法院终于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乡村爆料王”需在其发布谣言的平台公开道歉,并赔偿朱之文精神损害抚慰金和维权费用共计8万元。判决结果公布后,网友们纷纷表示“大快人心”,认为这是对造谣者的有力惩戒。
可胜诉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朱之文的经纪人透露,判决生效后,“乡村爆料王”虽然发布了道歉声明,但态度敷衍,赔偿款也迟迟没有支付。更让人头疼的是,村里的骚扰依旧没有停止。有村民说:“他赢了官司又怎么样,还不是要住在村里,我们拍他的视频照样能赚钱。”这种近乎无赖的态度,让朱之文陷入了新的困境。
![]()
大衣哥的遭遇不是个例,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甚至普通人,都成了谣言和骚扰的受害者。不久前,导演张纪中为一岁的小女儿庆祝生日,夫妻俩发布了一段温馨的视频,可评论区里却充斥着“等小女儿长大娶她”的恶意评论。张纪中妻子杜星霖在采访中愤怒表示,已经向警方报案,这些评论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网络自由不等于言论自由,更不是造谣的遮羞布。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网络用户发布的信息如果存在虚假性,造成他人名誉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可现实中,很多人觉得“网上说话不用负责”,随意编造传播谣言,等到被告上法庭才追悔莫及。
![]()
回顾大衣哥的经历,从一个朴实的农民到万众瞩目的明星,他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真诚。他捐钱修路、帮助邻里,却没能换来应有的尊重;他一再隐忍退让,却被当成“软柿子”拿捏。直到拿起法律武器,才终于为自己讨回了公道。这场胜诉不仅是对朱之文个人的慰藉,更是对所有造谣者的警示:法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侵犯他人权益的人。
可胜诉背后,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好人总是要经历重重磨难才能维权成功?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觉得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权益?这不仅需要法律的严厉惩戒,更需要每个人的自觉。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名誉,这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网络空间健康发展的前提。
![]()
如今,大衣哥依旧住在村里,只是家里的大门换了更结实的锁,院子里也安装了监控。他说:“我还是喜欢农村的生活,希望大家能给我一点私人空间。”这个简单的愿望,却需要用法律和监控来守护,实在让人唏嘘。而那个造谣的“乡村爆料王”,不仅要支付赔偿金,还因为名声扫地,失去了工作和朋友,真正成了“害人又害己”的典型。
大衣哥的案子虽然判了,但围绕着他的故事还在继续。这场风波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善恶和网络的乱象。它给我们敲响的警钟,不仅是“不要造谣”,更是“要懂得尊重他人”。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也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希望未来,像大衣哥这样的维权故事能越来越少,希望网络空间能少一些恶意和谣言,多一些善意和真诚。毕竟,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每个真诚的人都不应该被辜负。而那些试图通过造谣博眼球、赚流量的人,也该醒醒了,法律的底线不可触碰,做人的良知更不能丢弃。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