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跳水界的顶尖选手,陈芋汐与全红婵虽都手握冠军荣誉,却在赛场心态上呈现出鲜明反差。年长两岁的陈芋汐,常因赛场压力在采访中落泪;而年少的全红婵始终笑对胜负,用乐观姿态传递着向上的力量,这份心态差异也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
![]()
关注两人赛事的观众不难发现,陈芋汐的情绪总与比赛结果紧密相连。无论是杭州亚运会上以0.3分之差憾失金牌,还是巴黎奥运后谈及压力,她都曾在镜头前忍不住落泪,坦言“想逃离十米台”,甚至有过退役的念头。五年间,从东京奥运后被断章取义引发的网暴,到全红婵退赛后夺冠却遭“炸鱼”质疑,外界的恶意评价让她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训练后躲着队友偷偷哭泣成了常态。即便在2025年新加坡世锦赛斩获四连冠,她哽咽着念叨“身边再也没有小红了”的模样,也尽显内心的细腻与承压后的脆弱。
![]()
反观全红婵,无论顺境逆境,总能以笑容直面一切。带伤参赛时全身贴满肌贴,她依旧提前到场积极热身;谈及胜负,她直言“输了就输了,赢了能为国争光更开心”,不被他人评价所裹挟。面对陈芋汐的情绪低落,她会主动送上拥抱安慰“下次一定赢回来”,看到队友腰痛不适,也会立刻为其申请座椅,这份纯粹与豁达让她总能在高压赛场保持松弛感。即便经历183天伤病停赛、发育期体重增长的争议,她依旧用稳定的“水花消失术”和乐观心态,成为赛场上的“元气标杆”。
其实,陈芋汐的落泪并非脆弱,而是五年网暴与竞技压力下的真情流露,她带伤拼搏、咬牙坚持的韧性同样值得敬佩。而全红婵的乐观,源于对跳水纯粹的热爱与“做好自己”的通透,这份心态让她在风浪中始终保持方向。
![]()
两位姑娘的心态各有底色,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但全红婵那份不被外界定义、笑对得失的松弛感,或许正是陈芋汐可以借鉴的地方。愿陈芋汐能卸下多余负担,在坚守中收获从容,而全红婵的乐观能继续感染更多人,两位少年在互相陪伴中共同成长,正是跳水赛场最动人的风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