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动态:
11月5日,国内现货玉米市场继续上演震荡局!山东华北稳中有涨;东北内蒙稳中有跌!
分别来看,
山东华北:市场在“缺好粮”与“潮粮多”的矛盾中震荡。近期深加工企业还是老套路,价格跟随到货量波动而调整,涨跌交替成为常态。其核心逻辑在于:优质粮源紧缺支撑了企业的提价意愿,而品质偏差的潮粮则面临集中上市的压力。东北内蒙:行情在“上量压”与“需求托”的夹缝中前行。吉林新粮集中上量带来售压,但中储粮直属库、中粮等企业密集入市收购,叠加饲料企业跨区采购,形成底部支撑。但在运费上涨、运力紧张延缓粮源外流的背景下,东北玉米价格更多还是表现为弱势震荡。市场正等待集中售粮压力的进一步释放与政策信号的明确。
晨间提示:
目前玉米行情如同一场多方参与的拔河比赛,进入多空力量激烈交锋的阶段。
供应端来看,
当前正值新粮上市高峰期,尤其是东北吉林地区及华北的潮粮,供应压力直接压制价格上行空间。然而,粮质分化也造就了市场多方混战的乱炖局面。
山东华北部分产区粮质偏差加剧区域供需错配,催生对东北粮源的依赖,但运力紧张制约流通效率。需紧盯两点,一是优质粮源缺口短期难补,企业为保供仍有提价动力,但到货量反弹后压价动作也会同步跟进,震荡将成常态;二是山东、河北优质粮源入市节奏,或将打破当前“群雄割据”格局。
东北市场进入“磨底期”,吉林上量压力虽在,但直属库收购托底、华北需求外溢、农户惜售三重支撑下,进一步下跌空间收窄,静待基层集中售粮压力释放。
需求端来看,
深加工企业利润好转,提价收购意愿短期偏强,但持续性存疑。
饲料企业虽因养殖存栏高企而具备刚性需求,且当前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拥有极大的潜在补库空间,但其行动却异常谨慎,多按需采购。这种“短期补库”与“长期观望”的矛盾,限制了价格的反弹高度。
政策端来看,
中储粮等国家队入市收购,如同为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明确了政策底部区间,极大地削弱了行情深跌的可能性。市场对后续可能的增量政策(如一次性储备)抱有期待,这将成为影响中长期心态和贸易商建库节奏的关键变量。
替代端来看,
曾经作为重要替代品的小麦,因价格持续上涨,与玉米价差拉大,性价比逐步消失。这使得饲料配方中玉米的刚性地位得到巩固,需求持续回流至玉米市场。不过当前小麦价格再现松动迹象,密切关注替代品价格变动对玉米需求的边际影响。
短期来看,潮粮的上市洪峰仍将主导市场,价格或延续震荡态势。但玉米市场最危险的时刻正在过去。随着11月下旬潮粮压力逐步消化,在政策托底和替代缺失的背景下,叠加冬季储存便利与下游补库需求,优质粮源有望引领市场企稳反弹。
来源:中时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