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谢绝转载
![]()
27国吵了18个小时,为什么欧盟在碳排放目标制定上会陷入巨大的分裂?为什么说这场会议证明了,只有中国能救欧洲?
当地时间11月5日,欧盟各国气候部长在COP30气候峰会召开前夕举行了一场内部会议,按照联合国的要求,各经济体需要在参会前提交2035年的气候计划,因此这次会议主要讨论的,就是欧盟接下来要达成的气候目标方案。
![]()
根据欧盟原本发布的方案,这份气候目标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在2040年之前,在1990年基础上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90%,不过考虑到各国实际情况有差异,因此方案允许成员国购买国际碳信用额度,将减排任务外包给其他国家,不过该额度只能占到碳减排目标的3%。
就是这个3%的额度,让欧盟部长在现场吵翻了天,其中反应最激烈的当属波兰、意大利、捷克等国,这些国家的经济目前面临着严峻挑战,本身国内的工业发展就已经很难了,还要推动减排,这简直就是在自断双臂,因此他们不仅反对3%额度的限制,还强烈要求降低90%的减排目标。
![]()
丹麦气候部长阿加德表示:“设定气候目标不仅仅是选择一个数字,而是一项对欧洲大陆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决定。因此,我们还努力提供缓冲,使得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能够兼顾竞争力、社会平衡和安全。”
法国、葡萄牙等国家的态度则比较折中,他们同意90%的减排目标,但是认为3%的额度限制太过严格,要求将碳信用额度提升到5%。
当然,还有荷兰、西班牙和瑞典这些国家,则提出了“过于乐观”的想法,他们不仅同意欧盟制定严格的碳排放,甚至认为欧盟现在的方案太过保守,要求欧盟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标,以应对极端天气并在绿色技术方面追赶中国。
![]()
路透社在报道中指出,气候部长们在现场经过了18小时的激烈谈判,最终欧盟不得不作出妥协,同意将碳信用额度提升到5%,而90%的减排目标没有改变。此外,为了争取成员国的支持,欧盟还同意在其他一些气候政策方面作出让步,包括将欧盟推出新的碳市场的时间推迟到2028年。
从这场气候会议上也可以看出,欧盟内部现在陷入了严重的分裂,而其根本原因,还是源于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欧盟整体经济下行,能够为成员国提供的支持也被削弱,让大家都陷入了发展焦虑。
![]()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持续强推气候目标,实际上已经跟大部分成员国的发展利益相违背,尤其是本次会议上强烈反对2040年气候目标的波兰、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他们不仅可能无法实现碳排目标,甚至已经出现抱团反对的迹象。
欧盟内部的割裂,已经让其受到质疑,英国《金融时报》就指出,欧盟想说服其他国家提高减排目标,却降低了自己的气候目标,这实际上削弱了欧盟的外交影响力。
但是欧盟却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即将参加COP30的欧洲议会议员佩雷拉还声称,为了保护欧盟的信誉,他们有责任展示在脱碳的同时推动经济增长,但这一努力必须由所有成员国共同承担。
![]()
那么,对欧盟现在面临的发展与环保两难问题,到底有没有解决方法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向东方。
相较于欧洲在推动减排和经济发展上全部滑坡的窘境,中国取得的成就不可谓不瞩目。
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国在推进达成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不仅有效减少了碳排放,并且利用能源转型的机会,实现了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超51%。2024年,非化石能源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也提高到了19.7%。而森林蓄积量方面,中国已提前9年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2024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已成为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
![]()
不仅如此,中国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也提前6年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截至2025年7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1亿千瓦,同比增长50.8%,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
因此欧洲想要在实现碳排放目标的同时,“无痛”完成绿色能源转型,避免因为气候问题造成的内部分裂,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所谓的意识形态,以务实的态度与中国深化合作,学习中国的治理经验和新能源技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