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这次主动向中国递出“橄榄枝”的,竟然是菲律宾。
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官宣:自11月起,全面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消息一出,旅游圈拍手叫好,投资圈点头微笑,连那几个还对南海“锚着劲儿”的分析师,都沉默了。
![]()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是单纯“搞旅游”那么简单。这是一记漂亮的回马枪,一次现实与利益合唱的“倒戈式”操作。
我们回顾一下2019年,当时中国游客赴菲人数高达170万,占菲律宾国际游客的近四分之一,贡献了高达30%的旅游收入。长滩岛、宿务、薄荷岛,那些白沙碧水、芒果冰沙的画面背后,是中国游客撑起的GDP。
2025年前8个月,这个数字只有18.2万人。长滩岛酒店入住率直接跌破50%,一夜之间从“爆单”跌入“清仓”。每少1万名中国游客,菲律宾GDP就蒸发0.3%,这笔账,我们都能掰着指头算清楚。
与此同时,泰国和马来西亚趁机抢人,推出免签、即签、落地签三板斧,中国游客热情如潮水奔向东南亚其他国家。菲律宾旅游部门扛不住了,喊出“我们真的需要中国”。
![]()
所以,这次恢复电子签,不是示好,是求生。
别看电子签证只是几张表格、几次点击,它背后连着的是中菲之间越织越紧的经济纽带。
中菲2024年贸易额超过5000亿元,电子签证一开,游客来了,酒店热了,海鲜火了,后面跟着的是航班、交通、零售、建筑、金融……全链条复苏。对一个旅游业占GDP近13%、直接养活675万人的国家来说,这不是政策,是活命。
更关键的是,这一操作发生在中菲海上摩擦仅三天之后。很多人看得眼红,却看不穿。因为这正是中国布局的高明之处——不靠吵架,不玩强硬,靠的是现实合作和产业渗透。
我们不是强人所难,我们是“人往哪边走,利益就往哪边靠”。
一张签证的背后,是中国多年积累的经济“磁场效应”。中方不急不躁,只在合适的时候出一张牌,菲律宾自己就扛不住了。
这叫“软刀子”,不见血,却能割动整条产业链。
菲律宾从最初“喊口号”到现在“递笑脸”,不是一夜变心,而是现实给了一记巴掌。美国嘴上承诺投资,结果不见真金白银;中国啥也没说,旅游、贸易、投资反而真刀实枪地来了。
![]()
这才是布局,这才是让对手说不出口的“聪明”。
这次电子签的恢复,是菲律宾的务实选择,也是中国策略的阶段性胜利。
我们不靠炮舰,不靠对抗,靠的是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国家的现实逻辑;我们不放狠话,不抢风头,用的是合作换信任的温水煮局。
中菲之间这张合作的“牌桌”,才刚刚摆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答案也许就藏在下一次航班抵达马尼拉的那一刻。
眼下,是我们推动地区稳定的又一转折点。旅游只是开端,真正的棋,才刚刚走出第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