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的话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坚实基础的一年。今年以来,贵阳贵安五级人大代表紧跟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精准聚焦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聚民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贡献代表力量。在年末岁尾之际,本报开设“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人大代表风采录”栏目,讲述代表履职故事,展示代表履职风采。
2025年以来,贵阳市各级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以双岗建功为重要载体,在活动开展、建议办理、联络站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鼓励引导6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为贵阳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大动能。
聚焦双岗建功精准发力
激活履职担当“源头活水”
人大代表既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也是推动发展的“生力军”。今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将“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作为核心工作载体,构建起“常委会抓总、委员会落实、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活动从“广泛参与”向“精准发力”深度转变。
活动始终聚焦中心大局,紧紧围绕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市中心工作,聚焦“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推进贵阳贵安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中心任务,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同时动员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结合自身专业背景、行业特点,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在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建言者、实干家、宣传员。
在产业发展一线,代表们立足专业优势各展所长。省人大代表戚玉峰扎根数据产业赛道,既当技术创新的“领头雁”,又做行业发展的“代言人”。他深入企业车间摸清技术瓶颈,走进园区载体倾听产业诉求。从数据要素流通到产业链协同创新,从技术攻关突破到应用场景拓展,他的每一条建议都紧扣产业痛点、贴合发展需求,有效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实现业务拓展。
市人大代表黄林深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面对猕猴桃产能过剩、销售困难的问题,他积极探索电商销售新路径,组建专业运营团队,打通产销“最后一公里”;发起成立“精品联盟”示范带动农户按标生产,有效提升本地果品的产品价值;吸纳本地村民参与分拣、包装、物流等环节,带动本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多元化增收”。
民生服务领域,代表们下沉基层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教育领域的“实干代表”,云岩区人大代表杜鹃既懂课堂教学的“门道”,更知学生成长的“需求”。看到孩子们动手实践机会少,她把“开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的想法变成了条理清晰的代表建议。从特色课程引入到实践基地建设,从师资培训到评价体系完善,杜鹃全程跟踪、主动对接,像“搭积木”一样,一步步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落地,惠及万余名学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群众对修文县扎佐街道蛋禽市场土地问题的意见不统一,作为土生土长的“老扎佐”,县人大代表张小飞主动请缨,挨家挨户上门协调沟通,收集群众诉求向街道和部门反映,身体力行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最终化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代表活动1500余次,2万余人次代表积极参与其中,代表们提出各类建议2500余条,为群众办理实事2000余件。
聚焦建议办理提质增效
打造成果转化“闭环链条”
代表建议是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载体。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建议“两个高质量”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市委关于代表建议办理“认识到位、统筹到位、办理到位、督办到位、转化到位”的要求,通过机制创新、流程优化,推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一是“三个转变”拓宽建议提出新渠道。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室)作用,推动代表建议提出从“被动接收”向“主动征集”转变,丰富完善“智慧人大”系统功能,实现代表建议从“线下为主”到“线上线下融合”,将“智慧人大”与12345热线互联互通,探索DeepSeek与“智慧人大”系统深度融合,用“数智”赋能代表建议全过程。
二是“三个机制”探索建议督办新方式。在已经形成“四种督办”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在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专门委员会牵头及代表专业小组参与督办以及融媒督办建议中创新探索同类建议“打包”督办机制,扩大代表的参与,形成督办合力,有效推动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建议落到实处。建立重点督办建议沟通反馈机制,制定动态化跟踪台账,定期掌握建议办理情况。将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座谈会上收集的代表建议及时反馈并跟踪处理情况,促进代表反映的问题有效解决。
三是“两个闭环”创新成果运用新思路。将代表建议与为民办“十件实事”深度捆绑,通过梳理代表意见最集中、最突出和群众“呼声”较高以及历年反复提出的建议,作为下一年度贵阳贵安为民办“十件实事”的初选项目。此外,对收集到的三级人大代表贵阳贵安为民办“十件实事”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作为高质量代表建议素材。制定《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建议典型案例推荐和发布工作办法》,发挥代表建议典型案例的辐射带动作用,补齐运用关制度规范短板,形成“六关”全流程闭环运行。
今年以来,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252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办复率100%,一批涉及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实现建议真落实、代表真满意、群众享实惠。
聚焦阵地建设加强指导
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
人大代表联络站(室)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今年以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对代表联络站(室)“建管用”的指导,在完善阵地建设上突出“民主性”的作用发挥,持续拓展功能、优化服务,主动将代表联络站(室)延伸到企业园区、众创空间、社区广场、农村集市,让代表主动“走出去”,下沉式收集各行业各方面的“痛点”“堵点”。
南明区人大常委会在青云路步行街区打造“青云直上,民意直通”特色品牌,整合四级代表力量服务文旅商数融合;清镇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站点建设“八个有”重要要求,投入30余万元优化提升12个联络站、16个联络室、207个联络点;花溪区探索融合互促模式,在孟关乡设立“代表联络站+综治中心”双服务平台,有效助力基层治理;白云区泉湖街道、大山洞街道把代表联络室建在商圈,主动服务市场主体。
今年以来,全市代表联络站(室)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修文县人大常委会健全联络站“四创四建”12345工作机制,把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延伸到群众身边,形成“1+5+N”建设布局,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观山湖区人大常委会推行“一站一码”与“代表接待日”双沟通机制,方便群众联系代表;乌当区人大常委会构建“区(代表之家)-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村/社区(代表联络室、点)”三级联动体系;息烽县切实加强“1+11+2+N”履职平台体系管理使用,指导各乡镇(街道)及时更新联络站工作制度,推动代表进站履职常态化。
联络站既是民意收集点,也是矛盾调解室与发展助推器。今年以来,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为街道提出经济发展方面的“金点子”5个,提供招商线索8条,实现营收近18亿元。开阳县全县代表联络站共组织代表接待活动876次,接待群众1500余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47条,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民意表达渠道更加通畅。
记者 肖达钰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