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强化检察监督实效
更好服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大检察官研讨班部署系列评论之四
法治——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通篇彰显法治精神、法治要求,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的目标,专章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专门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法律实施和监督,完善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制度机制”,明确提出“强化检察监督,加强公益诉讼”,对检察机关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更大责任、给予更高期待。各级检察机关要挺膺担当真抓实干,更加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大格局,围绕《建议》关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决策部署,坚持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坚持高质效办案本职本源,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更好服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当好更高水平法治中国建设的促进者和捍卫者。
人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家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检察工作必须贯彻的重要原则和法律监督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各级检察机关要将坚持正确人权观融入检察履职办案各方面全过程,围绕依法保障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持续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要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等法治原则。要严格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完善依法甄别纠正冤错案件机制,确保公民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非因法定事由不被追诉。要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司法监督,在办案中全面审查涉案财物情况,依法及时监督纠正违法或不当“查扣冻”问题,协同完善涉案财物移送、处置等管理机制。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主责主业,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抓手。《建议》明确提出“提高司法裁判公正性、稳定性、权威性”。围绕这一要求,检察机关要持续加大诉讼监督力度,加强综合履职,保障司法裁判公平正义。刑事检察要加强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深化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着力监督纠正应立不立等突出问题,持续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民事检察要着力加强虚假诉讼监督,推动完善虚假诉讼防范、发现和惩治机制;行政检察要立足行政诉讼监督,协同完善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机制,依法规范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推动行刑双向衔接。要强化裁判结果监督,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加强对司法裁判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全面审查。要强化审判活动监督,着力纠正类案问题和深层次问题。要围绕健全国家执行体制,持续强化对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
法律监督的提质增效离不开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离不开实践的有力支撑。各级检察机关要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大格局,聚焦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体系,加大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力度,在实践中推动法律监督观念变革、机制革新,为制度创新和法律完善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着力破解制约法律监督质效的难点问题。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专门强调“加强公益诉讼”。从“探索”到“拓展”,再从“完善”到“加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高度重视和更高期待。检察机关要认真研究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检察公益诉讼法草案的审议意见,配合加快推进立法进程,为“加强公益诉讼”提供有力法制保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制度化法制化。当前,已有26部现行法律规定了14个检察公益诉讼履职领域。对于这些法定领域,都要全面、充分履职,把主要精力放到抓办案上来,研究分析法定领域公益诉讼办案结构,进一步提高办案质效,彰显检察公益诉讼的功能和价值。
关山飞渡,风雨兼程。全面依法治国事业,是定将彪炳史册的壮丽事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助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化检察监督”的重要要求,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自我监督,更加有力维护执法司法公正,促进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以高质效履职绘就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画卷。
(检察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