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评论惹祸:湖南男子被拘 5 天,两年才洗清冤屈
2023 年 7 月,湖南湘阴县的肖新良刷到一段揪心视频:有人从四层楼高的脚手架坠到二层,消防员正紧急救援。当时当地正在搞街区改造,统一店铺招牌是其中一项工程。看着视频里的事故,肖新良在评论区敲了 12 个字:“还在搞豆腐渣工程,统一招牌?”
这条评论没掀起啥浪花,只收到 6 个点赞和一条回复 —— 有网友说 “他好多姨妹子、舅子都是做广告公司的”。可谁也没想到,这短短一句话竟让肖新良惹上了麻烦。不久后,当地公安局找上门,说他这是 “不实言论”“在网上起哄闹事”,犯了 “寻衅滋事”,直接拘留了 5 天。
被放出来的肖新良越想越冤,他不服这个处罚,干脆告到法院。可 2023 年 12 月的一审判决说,他的评论和别人的回复 “互相呼应”,给县委、县政府和领导造成了 “负面政治影响”,驳回了他的诉求。2024 年 4 月的二审,结果还是一样 —— 维持原判。
肖新良的翻案,和当地 “一把手” 的落马扯上了关系。当时的湘阴县委书记李镇江,正是力推 “统一招牌” 工程的人。肖新良后来猜测,网友回复里的 “他” 指的就是李镇江。2024 年 7 月,李镇江因 “亦官亦商、以权谋私” 等严重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还涉嫌受贿犯罪。就在他落马快一年后,2025 年 6 月 25 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于改判:原一、二审判决证据不足、法律用错了,撤销处罚,还赔了肖新良 2377.6 元人身自由赔偿金。法院明确说,他的评论虽然不当,但没具体指向谁,影响也小,批评教育就行,根本够不上寻衅滋事。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们炸了锅。《南方日报》直接质问:“以后这类案子,到底是依法办理还是看人下菜?” 现在岳阳政法部门已经启动调查,要查当初的执法和司法有没有问题。
无独有偶:甘肃家长质疑校服质量,被拘 7 天丢了工作和家庭
湖南的案子刚发酵,甘肃宁县的邓建国也翻了案。2023 年 12 月,他发现上小学的儿子穿的校服质量不对劲,标签写着 100% 聚酯纤维,摸起来却很粗糙,还没看到质检报告。找学校和相关部门沟通无果后,他在抖音发了两条视频质疑校服乱象,两条视频分别有 14.9 万和 10.2 万的点击量。
没想到,被质疑的兆春服装厂报警了,说视频让他们丢了 100 万订单。当地公安局二话不说,以 “寻衅滋事” 把邓建国拘留了 7 天,理由是他 “没证据就发不实视频,搞乱了公共秩序”。
邓建国不服上诉,一审法院驳回了他;直到二审,庆阳市中院才还了他清白。法院查出来,那家服装厂的校服确实有问题 —— 棉含量不达标,标签成分也和实际不符,邓建国的质疑根本不是 “无事生非”。而且公安局处罚前,压根没给他辩解的机会,程序本身就违法。最终,邓建国拿到了 3237.08 元赔偿,公安局还撤销了当初的处罚决定,有人上门给他道了歉,说 “工作不到位”。
可这笔赔偿换不回他失去的一切。拘留结束后,邓建国被单位辞退,妻子跟他离婚,两个孩子也带走了。他还被诊断出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半夜常常睡不着觉,只能在外面游荡。更让他憋屈的是,他想告服装厂诬告陷害,却被告知 “不构成犯罪”,至今没立案。好在现在当地成立了专班,要重新调查追责。
为啥 “寻衅滋事” 成了人人吐槽的 “口袋罪”?
这两起案子里,都提到了 “寻衅滋事” 这个罪名。为啥明明是正常质疑,却能被安上这个罪名?
原来,这个罪是从 1979 年的 “流氓罪” 变来的,而流氓罪早就被废除了。现在的寻衅滋事罪因为规定得太模糊,涵盖的情况又广,执法者自由裁量的空间很大,就像个 “口袋”—— 啥行为都能往里装,所以被叫做 “口袋罪”。
最高人民法院 2023 年的报告都说,这个罪近几年有 “被滥用” 的倾向。2011 年全国一审寻衅滋事案才 892 件,到 2019 年就飙升到 43776 件。这些年,因为这个罪引发的争议可不少:2022 年有女子在苏州穿和服拍照,被以寻衅滋事带走;去年贵州有个企业家讨工程款没要到,反被安上这个罪抓了起来,网友骂这是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问题的人”。
知名法律学者罗翔说,这个罪确实 “好用”,能补法律漏洞,但 “好用” 不代表没副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朱征夫更是从 2008 年开始,每年两会都呼吁取消这个罪,相关话题好几次冲上热搜,可至今也没被采纳。不过也有人说,不是法律本身有问题,是执法和司法环节出了岔子。
翻案不是终点:赔偿能抹平伤痕吗?
现在肖新良和邓建国都翻了案,拿到了赔偿,可大家的疑问还没解决。央视网说,肖新良的案子厘清了 “正常评论” 和 “网络违法” 的边界,可这就够了吗?
《新京报》评论说得实在:两三千块的赔偿,对肖新良、邓建国来说只是个象征 —— 他们丢的工作、破碎的家庭、受的精神创伤,这点钱根本补不回来。对执法机关来说,这更像是 “罚酒三杯”,轻轻就揭过去了。
网友们的疑问更直接:寻衅滋事罪到底该怎么用?边界在哪?怎么才能不让它再被滥用?滥用职权的人会不会被惩罚?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才能真正杜绝 “解决提问题的人” 这种荒唐事,而不是等 “一把手” 落马了,冤案才能翻过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