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多年前,发生在玉米收获季节的故事。
那时候,还没有玉米联合收割机,全靠人工。因此,劳务市场就应运而生了。劳务市场为缺劳动力的人家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难题,也为剩余劳动力打零工增加了收入,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
我村的刘四妮就是劳务市场的常客。她家地少,二亩玉米两天就收完了。她就天天一大早就赶往十多里外的一个十字路口处,等候雇主。
工价是灵活的,有八十块钱一天的,也有六十块钱一天的。这要看当时的供需情况而定。所以刘四妮虽然每天都早早地赶到,有时候挣的钱也不理想,找不到活的话无功而返。用她的话说,就是“挣两个就比花两个强。”
这一天午饭后,大家开着电瓶车,带着掰玉米的工具,来到村前的公路边的树底下纳凉,等凉快了再下地。大家家长里短地聊着,好不热闹。
正聊得高兴,只见刘四妮飞快地开着电瓶车,来到人们聊天的树底下,猛地停下车,脸上带着诡秘的笑容。
“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挣几十?”
刘四妮笑而不答。接着从车箱里拿出来一个盛着东西的塑料袋,向大家摇了摇。离得近的人定睛一看,原来是打包拿回来的吃剩的一个鸡和半条鱼。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弄不清她唱的是哪一出时,她又变戏法似地从兜里掏出来一块长方形崭新的白布。
“你去哪里烧纸去了?”
刘四妮两个巴掌一拍,哈哈哈大笑起来。等她笑足了,笑够了,下了电瓶车,人们纷纷围拢过去,听听刘四妮今天到底要唱哪一出。
“别提了!今天碰巧了,遇到件轻巧的活,半天,五十块钱,吃一顿大席,还给了一块抹布。”
“你不是烧纸去了?”
“今天晩去了一小会,就没有雇人的了。和其他几个人都在那里等新的雇主。八点多时,来了一个骑摩托车的,说他老姑奶奶家今天出老殡,他家里人都在外地打工,去烧纸的人少。来劳务市场雇佣几个人帮助装点门面,给娘家人架架势。烧完纸吃过饭就回去了,只算半天功夫。价钱是五十元,上午吃大席。有愿意去的吗?”
![]()
大家一听,皱眉了。这叫啥名堂啊?花钱雇人充娘家人,真是新世道啥新鲜的事都有。
“当时还有近二十个人没有找到活。有五六十岁的,四五十岁的;有男的,也有女的。几个年纪大些的男人撇撇嘴,拿着工具躲到一旁去了。”
“剩下的这一群人,在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有想去的,有不想去的,也有随大溜的。”
刘四妮看看还剩十五六个人,也不算多。于是问雇主:“你想用几个人?”
“十个就行。”
“哦,你看,就这十五六个人了,干脆都去。你不是想要面子吗?人多才壮威风,有面子!要不然,俺都不去。”
雇主打电话请示过之后,成交!
这时候,又有两个妇女不愿意去了,说:“给人家当娘家人,哭姑奶奶,说出去不叫人家笑话!俺不去!”
刘四妮挺身而出,大声地说:“笑话?谁笑话?谁笑话谁给我五十块钱!邓小平不是说吗?逮住老鼠才是好猫!走!老姐妹!上车!”她一吆喝,大家都跟着去了。
![]()
“看看,怎么样?”刘四妮又指了指打包的剩鸡剩鱼,又从腰里掏出来一张五十元的钞票,骄傲地说:“天也转,地也转,啥时才摸这一遍?管他哭的是姑奶奶、姑老爷,只要给钱,哭爹哭娘都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