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深秋的美国政坛,又炸出了一场掀桌子式的博弈。
前总统特朗普在自己的TruthSocial平台上扔下一句狠话,直接把纽约市长选举拖进了联邦资金的漩涡里。
只要民主党候选人马姆达尼敢赢,纽约每年7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除了法律规定的零头,一分都别想再要,就让这座全美第一城自生自灭!
这话听着像街头叫板,却藏着特朗普最擅长的政治狠活,用联邦资金当筹码,逼地方选举低头。
要搞懂这出大戏的来龙去脉,得先弄明白三个关键问题:特朗普为啥跟马姆达尼死磕到这份上?这74亿联邦资金对纽约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场博弈背后,是个人作秀还是美国政治彻底烂透的铁证?
![]()
美国大选成笑柄
先说说这场选举的核心人物之一,被特朗普骂作"共产主义候选人"兼"反犹分子"的马姆达尼。
这哥们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党精英,而是个自带话题度的狠角色,90后印度裔,早年还当过说唱歌手,靠着贴近年轻人的风格和激进政策,硬生生在民主党初选中干翻了前纽约州州长科莫,现在正朝着市长宝座发起冲刺。
马姆达尼的政策主张,简直是给纽约的富豪和金融界量身定做的"紧箍咒":企业税率直接提高到11.5%,对最富有的1%人群征收2%的统一附加税。
光这两项就能每年筹到50亿美元;同时冻结稳定公寓的租金不让房东涨价,计划新建20万套可负担住房,还承诺搞免费托儿服务、让纽约市立大学免学费。
这套组合拳一出来,年轻人和进步派选民跟打了鸡血一样支持他,但民主党内部的温和派和华尔街大佬们却吓得睡不着觉,要是这哥们真上台,纽约的资本说不定得连夜跑路。
更让特朗普抓住把柄的,是马姆达尼的外交立场引发的争议。他公开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是"种族灭绝",还支持针对以色列的"抵制、撤资和制裁"运动,这直接触怒了美国的亲犹太群体。
特朗普正好借题发挥,在TruthSocial上直接给马姆达尼扣上"反犹分子"的帽子,呼吁犹太人千万别给这哥们投票。
虽然马姆达尼本人否认自己反犹,还承诺当选后会增加预防仇恨犯罪的资金,但这场争议已经成了他竞选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之一。
特朗普正是抓准了这些点,才对马姆达尼下了死手。在他的帖子里,措辞那叫一个狠:"让一个共产主义者、反犹分子领导纽约?
这座城市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等待它的只会是彻底的经济崩溃和社会灾难!"为了阻止马姆达尼,特朗普甚至放下了对科莫的所有成见,公开呼吁支持者给这位前州长投票。
要知道,科莫之前在民主党初选中输给了马姆达尼,现在只能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原本胜算渺茫。
但特朗普不管这些,直接给选民下死命令:"不管你们喜不喜欢科莫这个人,你们别无选择,必须投给他!"
有意思的是,科莫也很会借势,直接回应"特朗普是对的,投斯利瓦就是投马姆达尼",两人罕见地达成了"反马统一战线"。
特朗普还特意提醒共和党支持者,别傻乎乎地给本党候选人斯利瓦投票,那样只会分散选票,相当于变相帮马姆达尼上位。
这种跨党派的"逼宫"操作,也就特朗普能干得出来,也透着美国选举的荒诞,不是选谁更合适,而是选谁能"阻止更糟的"。
![]()
纽约未来前景堪忧
特朗普敢这么嚣张,核心底气就是那74亿美元的联邦资金。可能有人会问,74亿对纽约这样的大都市来说,算多大点事?
但数据不会骗人,根据纽约州审计长的报告,2026财年联邦政府计划给纽约市的这笔拨款,占了全市总支出的6.4%。
别小看这6.4%,它关系到纽约的公共服务能不能正常运转,地铁、公交、学校、医院的很多项目,都得靠这笔钱撑着。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压根没说清楚会怎么削减这笔钱,是直接砍光非法定部分,还是分阶段缩减,这种不确定性让纽约市政府更慌,毕竟没人知道这把刀会砍在哪个领域。
更雪上加霜的是,纽约现在早就不是高枕无忧的状态,而是已经陷入了危机。
在特朗普放狠话之前,因为联邦政府陷入政治僵局,国会两党吵来吵去导致政府停摆,连帮助八分之一美国人买食品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都断了资金。
纽约州州长霍楚尔没办法,只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紧急挪用6500万美元州财政的钱来搞食品救济,不然300万纽约居民就得面临没饭吃的困境。
这种节骨眼上,特朗普切断74亿联邦资金的威胁,简直是往纽约的伤口上撒盐。
要是真兑现承诺,纽约的食品救济肯定撑不下去,公共交通可能会缩减班次,学校的教育经费会被砍,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补贴也得泡汤。
到时候别说发展了,能不能维持基本的城市秩序都是个问题。
可能有人会觉得,特朗普这就是说说而已,真上台了未必敢这么干。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哥们向来是说到做到,用联邦资金施压早就成了他的惯用伎俩。
在他的第二任期里,这种操作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地方政府不配合他的气候倡议,砍资金;不认同他的变性人政策,砍资金。
甚至因为地方出现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或者推进多元化、公平包容的政策,他都敢直接拿联邦拨款开刀。
这次拿纽约开刀,表面上是干预地方选举,实际上是特朗普在测试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更是美国政治两极化越来越严重的直接体现。
特朗普把这场市长选举硬生生掰成了"成功民主党人"和"共产主义者"的对决,用非黑即白的极端话术动员选民,本质上就是在撕裂美国社会。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盟友马斯克也站了出来,公开支持科莫,还跟着呼吁"投斯利瓦等于投马姆达尼",保守派势力联合起来给纽约选民施压,这场地方选举俨然变成了全国性的政治对决。
要知道,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向来是民主党的票仓,也是进步派政策的试验田。
![]()
美国内部矛盾频频
马姆达尼的崛起,其实是美国年轻人对贫富差距扩大、资本无序扩张不满的集中爆发,普通人家住不起房、养不起娃、读不起书,自然会支持能给自己带来直接实惠的激进政策。
而特朗普的激烈反对,代表的是保守派对进步派政策的恐惧,更是对资本利益的维护。这场博弈的背后,是美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难,普通民众对现状的不满,正在通过选举这种方式激烈地爆发出来。
现在最纠结的,应该是纽约的选民。一边是政策激进、可能得罪资本但能给普通人带来实惠的马姆达尼,选他就得面临失去74亿联邦资金的风险。
另一边是特朗普和马斯克都支持的、建制派出身的科莫,选他虽然能保住联邦资金,但政策上可能还是偏向传统精英。
至于共和党候选人斯利瓦,已经被定性为"选票分流者",几乎没了胜算。
而最终的选举结果,也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马姆达尼真的顶住压力赢了,成为纽约首位千禧一代、首位穆斯林、首位印度裔市长。
这个结果一出来,不仅让特朗普的威胁成了"空头支票",更给美国政治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进步派的力量已经强大到能对抗联邦层面的施压,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城市效仿马姆达尼的激进政策。
但同时,纽约也得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报复,那74亿联邦资金到底会不会被砍,怎么砍,成了悬在纽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更值得深思的是,特朗普这种用联邦资金干预地方选举的做法,正在不断突破美国的政治传统。
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平衡,原本是美国政治体系的重要基石,但现在却被特朗普当成了博弈的工具。
这种操作一旦成为常态,地方选举就不再是本地选民的选择,而是变成了联邦政治力量的角力场,美国的联邦制根基可能会被动摇。
纽约的这场闹剧,其实是美国当前政治乱象的一个缩影。两党对立越来越严重,政治人物为了选票不择手段,普通民众的利益被当成了博弈的筹码。
74亿联邦资金,原本是用来改善民生、推动城市发展的钱,现在却成了特朗普威胁选民的武器;马姆达尼的胜选,虽然体现了民意的觉醒,但也可能让纽约陷入更严重的财政危机。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受损的可能都是那些最需要政府帮助的普通人,要么失去激进政策带来的实惠,要么面临公共服务缩水的困境。
现在,马姆达尼已经当选,但纽约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他得一边推进自己的激进政策,一边跟特朗普政府周旋,保住那74亿联邦资金;而特朗普也不可能善罢甘休,大概率会在资金问题上给纽约穿小鞋。
![]()
结语:
这场博弈远没结束,它不仅关乎纽约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更关乎美国政治接下来会走向何方,是进步派继续崛起,还是保守派强力反扑?
美国的分裂,只会在这场持续的对抗中越来越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