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塞外古都冰雪凛冽。大同市平城区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位美国游客的旅行包引起大家注意,包包上呆萌可爱、身穿帽衫的佛小伴晃晃悠悠,正悠闲地和大家“打着招呼”。“哎呀,外国朋友也喜欢我们的佛小伴!真是太上头啦!”几个年轻人惊叹道。
![]()
![]()

虽然大同已进入冬季,但游客仍然络绎不绝,文创产品的热度也持续高涨。“佛小伴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文创产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它不仅激发了游客的购买热情,还成为了大同文创产业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模式的一种有力证明。”大同市闹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设计师王星谈到佛小伴火出圈时有感而发。
![]()
![]()
巧婆娘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研究钩织技术

今年以来,佛小伴玩偶凭借其可爱别致的造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游客们的“旅游搭子”。为了让佛小伴带来的火热效应持续升华,这几天,大同市云州区吉祥里社区与非遗‘织礼’工作室联手,“巧婆娘”手工团队的十几名成员与培训老师面对面、手把手一起交流,一根钩针、几团棉线、调整针脚、捻提绕拉……一件件灵动精美的莲花佛小伴、小巧可爱的海绵宝宝、美观雅致的吊脚花篮……个个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云州区吉祥里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刘成芳介绍说:“这些巧娘大多是辖区里的家庭主妇或退休老人,最大的62岁,最小的30岁。为了让更多乡村妇女增收致富,她们邀请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钩织老师为队员们进行免费钩织技能培训,搭平台、提技能、拓渠道,真正把乡村妇女就业与文创产业融合起来,让佛小伴穿上巧婆娘钩织的帽衫,变得更加美丽动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同旅游。”

![]()
![]()
巧婆娘在研制新的钩织产品

![]()
![]()
钩出成品 巧婆娘们喜笑颜开
62岁的龚翠花是大同市云州区供销系统的退休职工,自从加入“巧婆娘”手工团队后,她彻底“变”了。她说,我们织一件佛小伴帽衫能挣5—9元手工费,每天有50—100元不等的收入。这个活儿不赖,多数工作在家就能制作完成。而且产品由订单方统一销售,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真正实现了“坐在家里就能赚钱”。如今,龚翠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创业明星,并带领周围其他零就业妇女加入钩织团队。半年来,这支队伍已发展到86名成员,每月人均可赚1500—2000元。截至目前,仅佛小伴帽衫就售出1000多件,其他钩织成品800件,且供不应求,工作室妇女收益总额达到了三万多元。
![]()
![]()
龚翠花为巧婆娘们示范钩织方法

“明年,我们打算通过试行‘传承人的龙头企业+手艺人的合作社+勤快人的家庭工坊+电商人的线上小铺+创新人的研创基地’模式,逐步走出非遗文化‘活起来’、产业发展‘旺起来’的新路子,把我们云州区‘云州巧婆娘’手工团队的品牌打出去,带领更多乡村妇女就业。”云州区吉祥里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刘成芳信心满满地说。
![]()
| 来源:大同市新闻中心
| 总监制:王小东 | 监 制:祁朝晖 | 值班主任:吕胜春 | 制片人:栾 静 | 校 审:代静波 | 责 编:宋秀芬 | 图文编辑:田 融
其他人在看(戳下方标题)
![]()
别忘了点分享、收藏、在看、点赞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