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总还在宣传自家“大压铸直接干两套”时,比亚迪直接甩出了更猛的操作——13000吨大压铸集群高调登场,把原本需要74个零件冲压焊接的车身部件,你可以理解为“一锅浇铸”成了一个整体。这波“降维打击”,直接把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效率和成本控制卷到了新高度。
![]()
特斯拉早期用的是6000吨压铸机,小鹏量产的旗舰机型也才12000吨,比亚迪一出手就多了1000吨,能直接压铸更大尺寸的车身结构件,比如整个后地板甚至中后车身。以前造个底盘,得经历上百个焊点、几十道工序,既费人工又有焊接隐患,现在两分钟就能搞定一个一体化部件,效率翻倍的同时,还消除了焊接薄弱点。
![]()
大压铸一体成型的车身扭转刚度飙升,车身强度能涨23%,安全性直接拉满;车身重量还能降10%-30%,电池不用加量,续航就能多跑几十公里,补能焦虑少了大半。最重要的是成本,少了几十道工序、上百个零件,人工费和材料费省了一大笔,再加上比亚迪超60%的供应链自主化率,说不定下次新款车型上市,价格真能“咬咬牙”往下走,迪子卷起来就没有其他车企什么事。
![]()
虽然设备是他产的,但模具设计、铝合金材料配方全是迪子自己研发的,甚至重新定义了铝合金成分,做到强度和流动性平衡。这种从底层技术突破的路子,比单纯买设备组装靠谱多了,也难怪在芯片短缺时还能稳住产能。
![]()
不过也有人担心“一体成型修起来贵”,但想想看,车身强度高了,小碰撞不容易变形;而且比亚迪的售后网络够密,真出问题维修也方便,这点顾虑其实不用太纠结。
![]()
此前,比亚迪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大多在75-100多公里,远低于友商动辄450公里的纯电续航;旗舰车型比如腾势N9,重量接近3吨,给续航、操控都带来了不小压力。而一体化压铸技术,刚好能解决这两大痛点——单件就能减重150公斤,让车型重量差距缩小100-200公斤,再搭配新款车型的大电池,续航和操控直接双升级。
![]()
相比特斯拉、小鹏,比亚迪入局大压铸晚了两三年,据了解因为比亚迪早期是考虑到售后的零整比,如今13000吨大压铸落地,自然已经解决了售后维修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让自家车型竞争力更强,还能带动国内大压铸产业链一起升级,这技术就是未来的大趋势。接下来,就看比亚迪怎么用这波技术优势,在新能源赛道上继续“领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