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中国到底谁是发现毛主席是国家栋梁之才的第一人呢?

0
分享至

民国时期,不缺风流人物。湖湘大地上,每次有人说起那个年代,免不了又要回味,谁才是中国真正的“伟人”?你看,毛泽东从韶山冲走出来,辗转长沙,历经风雨。小时候家境也不算富裕吧?实际上韶山的毛家,虽说算乡绅,但新旧交界,农耕经济难撑太久!他仿佛踩着时代裂缝,一步步走上了舞台中心。有一条,不容忽视,是有人识得此人非凡,当时就说,这个青年后世难以限量,到底谁第一个看出来?

其实,一开始的那个柳潜老师,不论外界多淡忘,毛泽东却没把他忘了。湘阴柳潜,清末秀才,见过世面,敢于批判时弊,后来转投教育界。他跟毛泽东的关系,持续时间短,六个月!但改变效应意外地深远。现代教育讲求“因材施教”,其实那时的柳潜做到了,以后被毛泽东继承加上改造,就成了他独特的“改造中国”思维模型?可能吧!

1912年长沙,省立高等中学成立。毛泽东新生入考拿了第一。从湘乡出来的新生,普通话带着浓重乡音,据说课堂上总被同学嘲笑,但柳潜的眼神总是停在他身上。如果不是柳潜推着他写作,说不定今天中国格局要慢几步。谁知道呢?



那阵子毛泽东要参加学校作文比赛,柳潜看得出他文采非凡,不惯用死板灌输方法,反而让学生用历史案例思辨。一天一篇论说文,别说今天的大学生,就是当时的那些名流子弟都得皱眉。这种写作压力会不会太大?可没见毛泽东退步,反而更有精神。他写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公开批判社会民智不开,自信而直接,这不就是后来的启蒙路线雏形吗?

柳潜读到中途,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绕着桌子转圈。我见过老师批改作文,打个满分也就算了,夸学生几句也常见。但柳潜破例在毛泽东的卷子上连画几个圈,并郑重写下“传观”二字,还专门写了六条眉批甲评,合计141字。语气里近乎激动,他显然认定这个年轻人异常出类拔萃。这份推崇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校园里很少见。



柳潜的方式也不同寻常。他给毛泽东塞了一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希望能从历史书里找出现实问题的解法。这种教学,根本不像今日流行的填鸭教育,他是希望学生去洞察社会。后来的毛泽东,做读书笔记习惯,边读边批,甚至在《资治通鉴》《韩非子》上写下可用于治国策略的感想。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背书能力,而是把理论拆解,用在身边事。

但是半年之后,毛泽东离开了这所中学。柳潜,这个他还没有真正走远的启蒙者,就成了记忆中的一个坐标。多年后毛主席提起柳潜,依然尊称他为老师,说他的教导让自己迈出更广阔的步伐。这一段,不太符合常规因果吗?有点悬,不可追溯,但历史就是这样,迷雾里真相到底有几层,未必都能说清。



毛泽东并不是孤例。大家都习惯说,“伟人总是被伯乐早早发现”,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毛主席的才华,柳潜陈独秀、谭咏春、杨昌济,他们都有哪些触动?国文老师谭咏春第一次批改毛泽东的作业,眉头都扬了起来,说“仙骨”、“气宇”,比普通评语要猛几倍。可有人也说,夸大了,未必真有那么强的震撼效果。你想,一个老师能看到多少学生?毛泽东当时不过十六七岁,一个写作文的孩子,就能一下子让全校老师震动吗?多少有点神话色彩。

杨昌济后来,是毛泽东的岳父,更是人才推手。1918年推荐他去北大,在信里说:“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杨昌济还点明毛泽东和蔡和森“资质俊秀若此”。有时候想,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到底多巧合,多必然?光靠推荐能打破社会壁垒吗?未必吧。这年头谁推荐都得自己有本事。



到了北大后,那几年毛泽东和陈独秀、李大钊搭上了关系,直接卷进新文化运动风暴。李大钊曾对外说过,中国的未来,在新青年。可毛泽东其实还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架构,他那会儿的路数还是由读书搞社会调研混合而成。陈独秀信任他,也有分缘因素在内。

1920年以后,毛泽东在长沙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理论基础和基层调查结合得很快,他一边研究马克思,一边收集湖南农村的实情材料。考虑那时其他很多留法青年还在争论如何改良、怎么救国的时候,毛泽东已经主张直接“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这种判断力,倒像是经验积累又像是直觉。很多人没敢下这样的决断,他敢,并且迅速行动。当时的毛泽东,月薪也就几十银元,生活窘迫,但依然敢把《新青年》《共产党宣言》带回湘江两岸。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代表湖南发言,普通话带着湘音,不少广州元老都侧目而视,但谁都没想到,这个“三十刚出头”的湖南人日后会彻底击败国民党。他在内部被叫“湖南辣子”,说斗争最厉害。这个评价,多少带点调侃,也有点无奈。

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后,他立刻决定上山。仓促?但却是对的,凭这份果断,共产党得以保存力量。他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看起来简化了社会转型路径。其实农村包围城市,发动群众才是真正硬核的办法。半年后和朱德井冈山会师,红军初定组织,这套操作在中国社会里,哪怕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思想建党”原则,是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定下的。随后一年,他成为党副主席兼政治部主任。“毛主席”的称呼,也在那个时期渐渐成型。不知是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种变化,也有人觉得理论化太强,脱离实际。还是那句话,有时候坚持,不一定都有效果,但如果不坚持,必定一无所获。

1936年延安窑洞,毛泽东和美国记者斯诺谈论师友往事,说柳潜是自己启蒙老师之一。这种敬重,保留了几十年。但后来的时局动荡,他再也没有见过柳潜。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马上托同学周世钊去找老师下落,让人帮忙照顾。故事到这,总算有了回响。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唐朝韩愈这句历史话,现在看多少有些被“改写”,毛主席、陈独秀、杨昌济、柳潜,是千里马还是伯乐分得清吗?或者每个人在不同时刻,都能切换身份吧!有些观点,回头看,觉得也有点摇摆。比如说,没有伟人就没有新中国,可新中国是众人集体努力的结果,某一人的影响也有限。但这并不影响毛主席作为历史的中心人物的分量。

新近互联网上多数资料考证,毛泽东当年在高等中学的考试分数,确实是第一,1927年上山也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积蓄已久。有些评论说,湖南人性格倔强,毛泽东的很多革命方法也是土法上马,未必都是高深理论。这个说法对吗?没人能完全确定。毕竟历史不是试验田,也停不住反复推敲。

比对新公开档案和口述史,柳潜、杨昌济、陈独秀对毛泽东有夸张成分,但也绝非自吹自擂。现代当红专家如何建明、冯雪松都有提到,毛主席早期文风极为激烈,至少在长沙学界是罕见的。数据佐证和口述细节,有互补也有矛盾之处,这些细碎的信息,让史实更立体。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一句话,含金量到底几何?有人说等于中国几百年历史的天才总和,有人不认同,说整个时代造就了伟人。位置、时机、天赋、环境叠加,最终才有“伟人”之称号。

很难找到一个绝对的答案。毛泽东的身上,是无数老师和同辈影响的融合,不完全属于个人天赋。他的成功,有时代推动,也有个人努力,甚至夹杂着运气和偶然。谁先发现了毛主席的伟人气质?柳潜也好,杨昌济也罢,“伯乐们”只是做了引导,最终还是那匹“马”自己跑出来的。这条路径,简简单单不复杂。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南权先生
2025-11-05 16:42:59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古木之草记
2025-11-05 19:50:07
马斯克预言: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AI将在1-2年内大规模取代编程和内容创作类工作【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马斯克预言: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AI将在1-2年内大规模取代编程和内容创作类工作【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1-04 15:15:19
震惊全韩!中国学生为工科拼命,韩国学生为医学疯魔,KBS纪录片揭露真实现状

震惊全韩!中国学生为工科拼命,韩国学生为医学疯魔,KBS纪录片揭露真实现状

最英国
2025-11-03 19:26:41
“嫂子,这是家宴,外人不配上桌吃饭”老公:滚出去,你才是外人

“嫂子,这是家宴,外人不配上桌吃饭”老公:滚出去,你才是外人

多久情感
2025-11-05 08:14:26
曝王珂再亏12亿!刘涛凌晨发文崩溃:无力的时候该怎么办?

曝王珂再亏12亿!刘涛凌晨发文崩溃:无力的时候该怎么办?

萌姐
2025-11-04 20:41:54
汪小菲真宠女儿,八万元的外套一下买两件,小玥儿穿上很显贵气

汪小菲真宠女儿,八万元的外套一下买两件,小玥儿穿上很显贵气

鋭娱之乐
2025-11-05 08:44:46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探源历史
2025-11-06 08:50:00
雷军:越来越多人开上小米汽车 感受到小米超高品质

雷军:越来越多人开上小米汽车 感受到小米超高品质

3DM游戏
2025-11-05 18:42:18
绵阳市林业局局长邓飞主动投案,接受监察调查

绵阳市林业局局长邓飞主动投案,接受监察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05 15:31:03
江苏一地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被查

江苏一地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被查

扬子晚报
2025-11-04 20:37:27
荷兰制裁中国求锤得锤?光刻机巨头要撤离,外媒:荷兰已极力阻止

荷兰制裁中国求锤得锤?光刻机巨头要撤离,外媒:荷兰已极力阻止

顾史
2025-11-05 21:44:54
申花后悔吗?天价买来水货,低级失误+阻挡本方进球,已沦为笑柄

申花后悔吗?天价买来水货,低级失误+阻挡本方进球,已沦为笑柄

国足风云
2025-11-06 09:19:05
当街遭男子骚扰,墨西哥总统称将提出指控

当街遭男子骚扰,墨西哥总统称将提出指控

环球网资讯
2025-11-06 08:57:08
“假爱国”风波真相大白3年,吴京近况爆出,网友:一点都不意外

“假爱国”风波真相大白3年,吴京近况爆出,网友:一点都不意外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5 20:06:52
定了!国足还是土帅带,邵佳一上位,看看媒体人怎么说,都挺实在

定了!国足还是土帅带,邵佳一上位,看看媒体人怎么说,都挺实在

萌兰聊个球
2025-11-05 17:37:26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迟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迟

泠泠说史
2025-11-05 17:29:45
美国民主党在三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特朗普回应

美国民主党在三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特朗普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3:39:27
34分+11板+8助+3断!3项数据第1!对不起,状元郎,他要抢新人王

34分+11板+8助+3断!3项数据第1!对不起,状元郎,他要抢新人王

世界体育圈
2025-11-06 09:29:25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瞬间暴涨3倍!上海有人立马出手:好怕抢不到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06:20
2025-11-06 10:48:49
陈蕙侃故事
陈蕙侃故事
几分钟看完一个故事,诙谐幽默的娓娓道来
562文章数 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健康
游戏
教育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经典地下城RPG《冬宫原》2026年4月登陆Switch

教育要闻

这是大材小用吗?北大毕业生考取并入职辅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