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媒集体“炸锅”,焦点全在解放军一款神秘装备——攻击-21无人机。从查轰一体能力到超长航程,从厚实机翼到登陆作战潜力,甚至被炒成“能封锁整个台湾岛”的利器。这波热议背后,是台海局势的微妙变化,还是某些势力的刻意渲染?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查轰一体:从“辅助”到“主角”的战术跃迁
攻击-21最被台媒“盯上”的,是其查轰一体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既能侦察、定位目标,又能直接发动攻击。传统上,无人机多扮演“眼睛”角色,发现目标后由其他平台(比如战斗机、导弹)实施打击。但攻击-21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这种分工——它自己就能完成“发现-锁定-摧毁”的全链条。
![]()
这种能力有多重要?举个例子:台海方向,解放军若要打击某个关键目标(比如雷达站、指挥所),传统流程需要侦察机先发现,再由战斗机或导弹攻击。中间若出现通信延迟、目标移动,就可能错失战机。而攻击-21能自己完成侦察和打击,反应速度更快,生存能力也更强(毕竟不用等其他平台到位)。
![]()
更关键的是,查轰一体让无人机从“辅助角色”升级为“战场主角”。过去,无人机多用于低强度冲突或后方支援;现在,攻击-21能直接参与前线作战,甚至执行高风险任务(比如深入敌后、打击高价值目标)。这种战术跃迁,对台军来说无疑是“降维打击”——他们的防空系统可能还在按“传统无人机”的标准部署,结果遇到的是能自己扔炸弹的“全能选手”。
二、航程很长:台海“包围圈”的地理逻辑
台媒另一个关注点,是攻击-21的“超长航程”。虽然具体数据未公开,但结合公开信息推测,其作战半径可能超过200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从大陆沿海起飞,能覆盖整个台湾岛,甚至延伸到第一岛链外(比如关岛附近)。
![]()
这种航程优势,直接改变了台海的“力量对比”。过去,台军可能认为“离大陆越远越安全”,毕竟解放军的战机、军舰需要飞越海峡或绕行,时间、燃料成本高。但攻击-21的出现,让解放军能在更远距离上保持存在感——比如从福建起飞,绕台湾岛东部飞行,全程都在其作战半径内,无需中途加油或返航。
![]()
更致命的是,长航程意味着“持续压制”。无人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巡逻,发现目标立即攻击;而台军的战机、导弹需要定期返回基地补给,难以形成持续威慑。这种“全天候”能力,会让台军陷入“防不胜防”的被动——他们不知道无人机何时会出现,也不知道下一次攻击会来自哪个方向。
三、机翼很厚:设计背后的“多功能野心”
台媒还注意到攻击-21的“厚实机翼”。从公开图片看,其机翼明显比传统无人机更宽、更厚,这背后藏着什么玄机?
![]()
答案可能是:多功能载荷。厚机翼意味着更大的内部空间,可以携带更多设备或武器。比如,除了常规的侦察设备、炸弹,还可能集成电子战系统(干扰台军通信)、小型导弹(攻击移动目标)、甚至无人机群(释放子机执行更复杂任务)。这种“一机多用”的设计,让攻击-21能适应多种战场需求——从侦察监视到精确打击,从电子干扰到集群作战,几乎“无所不能”。
![]()
对任何人来说,这种“多功能性”是最头疼的。他们可能需要为同一种威胁准备多种应对方案(比如防空导弹对付轰炸、电子战设备对付干扰),但攻击-21能同时发动多种攻击,让台军的防御体系“顾此失彼”。
四、登陆能耐:从“空中”到“地面”的立体威胁
最让台媒“恐慌”的,是攻击-21的“登陆作战潜力”。虽然目前公开信息未明确其能否直接参与两栖登陆,但结合其设计特点(比如长航程、大载荷),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
假设攻击-21能携带小型登陆舱或无人车辆,它可以在登陆作战中发挥关键作用:比如提前侦察登陆滩头、清除岸防设施、引导后续部队登陆。更可怕的是,它可以在敌后空降特种部队或破坏小组,直接打击台军指挥所、后勤基地,从内部瓦解防御。
![]()
这种“立体威胁”会让台军的登陆防御体系彻底失效。传统上,台军可能认为“只要守住滩头就能挡住登陆”,但攻击-21能从空中、地面、敌后多方向发动攻击,让防御变成“筛子”——处处是漏洞,处处要防守。
五、台媒热议:是“危言耸听”还是“未雨绸缪”?
回到台媒的热议本身,我们需要问:这些分析是“危言耸听”,还是“未雨绸缪”?
从技术角度看,攻击-21的能力确实符合现代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查轰一体、长航程、多功能、立体作战,这些都是各国军事强国正在追求的方向。解放军作为全球军事技术的重要参与者,推出这种装备并不意外。
![]()
但从政治角度看,台媒的热议更多是“借题发挥”。一方面,他们需要通过渲染“大陆威胁”来强化“台独”叙事,争取外部支持(比如美国);另一方面,他们也想通过“技术分析”来安抚岛内民众,证明自己“有应对能力”。但问题是,这种分析往往夸大其词(比如“封锁整个台湾岛”),反而暴露了他们的焦虑——他们知道,在解放军的现代化装备面前,台军的防御体系已经越来越脆弱。
结论:技术进步背后的战略信号
攻击-21的出现,本质上是解放军军事现代化的一次展示。它不仅是一款先进无人机,更是中国战略能力提升的缩影——从近海防御到远海护卫,从单一兵种到体系作战,从传统装备到智能化武器,解放军正在全面升级。
![]()
对台海局势来说,这种升级意味着“力量平衡”的进一步倾斜。大陆的军事优势已经从“数量压倒”转向“质量领先”,而台湾若继续依赖外部支持、拒绝和平统一,最终只会陷入更被动的境地。
台媒的热议,与其说是对攻击-21的恐惧,不如说是对“大陆崛起”的无奈。技术可以改进,装备可以升级,但战略选择的错误(比如“倚美谋独”),才是台湾最需要警惕的“致命漏洞”。
![]()
最后说句实在的:解放军的装备发展,从来不是为了“威胁谁”,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攻击-21再先进,也只是工具;真正决定台海命运的,是两岸同胞的选择——是走向和平统一,还是继续对抗分裂?答案,其实在每个人心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