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第五笔18亿欧元的定期援助,用于维持乌克兰的公共行政运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却在基辅的总统办公室里彻夜不眠,召见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九国代表以及北约官员,紧急求援能源和防空系统。
泽连斯基的黑眼圈比窗外的夜色还浓,特朗普在电视访谈中一小时提了41次中国,却一次都没提乌克兰。这两个场景凑到一起,显得格外刺眼。一个国家在寒冬前夜濒临崩溃,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却丝毫不想再为它搭理。乌克兰还能撑多久?又是谁真的愿意为它出手?
![]()
乌克兰的惨况正在全面浮出水面。能源系统三分之二区域被摧毁,每天要打掉200枚炮弹,每周消耗近1亿美元。防空导弹拦截率降到六成,变电站被俄军精准打击,整个基辅随时可能陷入黑暗。
在红军城前线,乌军9000人被包围,补给线被远程火力封锁,突围失败九次,士兵只能靠地下工事苟延残喘,弹药枯竭、断水断粮、伤兵无法撤离。
泽连斯基在会议上没有绕弯子,直接展示能源受损PPT,请求的是“能立刻到位的燃油、防空导弹、电网修复团队”。可代表们要么说“需请示”,要么说“需协调”。
![]()
特朗普在面对媒体时,连提都不提乌克兰。他说,俄乌战争是拜登政府的“烂摊子”,现在他要集中精力对付中国。他明确表示,哪怕不会影响库存,他也不会给乌克兰战斧导弹。
这句话传回乌克兰,让整个军政系统都陷入沉默。泽连斯基甚至被逼在白宫对面空地上开记者会,再次请求美方援助,依然换不到一句正面答复。美国国会批准的2024年援乌预算,至今执行不到一半。不是没钱,而是批不下来。
![]()
欧洲也靠不住。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开记者会时说得振奋人心,要“动用一切资源”。但乌克兰驻欧盟大使早就看透了,那些承诺写满了社交媒体,却一项都没有落地。今年初宣布的350亿欧元贷款,半年过去到账不到一半。最新一笔18亿欧元援助,也只是“纸上款项”,实际转账遥遥无期。
欧洲国家之间协调困难。德国想送电却电压不匹配,法国送柴油却铁路被炸,波兰干脆关闭边境口岸。民意也在转向。欧洲多国民调显示,超过一半受访者不愿再为乌克兰战争承担经济责任。德国说自己能源储备也不够,法国说要等北约协调,意大利已经决定2026年不再提供任何军援。
![]()
捷克给炮弹,但库存有限。法国给飞机,可飞行员要培训。德国只想给钱,不想派人。这些“援助”,对乌克兰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泽连斯基已经看明白了。他在私下场合多次提到,“我们不是要赢战争,只求能熬过这个冬天。”他甚至开始考虑组建联络小组,和相关国家协商和平条款。
对乌克兰来说,这场战争已经不是“打赢”与否的问题。是能不能活下来,能不能过冬的问题。乌军士兵的处境比政界更残酷。红军城的乌军已经被困。俄军围三阙一,用远程炮火和无人机全天候封锁补给路线。多辆运输车在途中被摧毁,第32机步旅突围四次失败,损失惨重。
![]()
乌军内部通讯记录显示,第25空突旅已经弹尽粮绝,屡次请求撤退都被乌克兰总参谋部驳回。而俄军的打法也变了。不再强攻,而是用“立体封锁”拖垮乌军意志。战争的重心正在转移。
俄军导弹不再优先打击军事目标,而是直接摧毁能源基础设施。10月份,俄军发射270枚导弹、5000多架无人机,集中轰炸电站、热力厂、变电所。能源战,成为新阶段。乌克兰能源部长几乎哭着说:“我们每修一条输电线,第二天就会被炸断。”这不是战术,是摧毁一个国家的生活系统。
![]()
技术问题成“致命短板”。欧洲想送电,却因乌克兰电网频率与欧盟不兼容,强行接入会导致大面积跳闸。改造接口,至少需要一个月。燃油运输也受阻。从波兰到基辅的路线穿越多个冲突区,保险公司不敢承保,运输车也怕炸弹。德国承诺的20万吨燃油,在边境仓库堆了一周动不了。
乌克兰在波兰、斯洛伐克、立陶宛部署技术人员,不再等别人送弹药,而是直接建工厂自产。还和中东、东南亚某些国家谈资源换援助。用小麦换军粮、换轻武器,换来的是实打实的物资。甚至试图动用欧盟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作为贷款担保。但布鲁塞尔态度模糊,仍未放行。
![]()
在国际社会眼中,乌克兰正被边缘化。发展中国家普遍保持中立,不谴责、不援助。他们更关心油价、电价和粮食波动。乌克兰曾主动和匈牙利、罗马尼亚翻脸,现在这些国家炼油厂被炸,乌克兰连“借油”的路都没了。
欧洲靠美国安全保障多年,军事投入一减再减。真到关键时刻,才发现既没物资也没机制,喊再多口号也没用。特朗普说得很直接。“有时候你必须让他们打到底。”他不愿让乌克兰成为“美俄关系的绊脚石”。更不想因为别人的战争,影响自己对中国的战略部署。
![]()
他说的没错,美国不缺导弹,不缺钱,但缺的是继续插手的“兴趣”。这就是现实。乌克兰已经不是“战略核心”,而是一个越来越沉重的“政治包袱”。欧盟怕激怒俄罗斯,美国怕打乱节奏,没人愿意为乌克兰全力以赴。
泽连斯基清楚,再不改变策略,乌克兰就可能在这个冬天被彻底围困。民众在自发修暖气管道,发电机价格翻三倍,黑市交易兴起,全民自救成为常态。
![]()
欧洲提出所谓“12点和平计划”,其中有一句话特别扎眼:“逐步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这句话一出,乌克兰彻底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优先级。法国虽承诺派2000人去乌克兰,但只是培训和后勤,不参与作战。因为欧洲领导人知道,真要动手,没人能承受俄罗斯的报复。
乌克兰正在全面耗尽。无论是财政、士气、军力、信任,还是国际援助。而这场战争的命运,已不再由前线士兵决定,而是由“支票兑现率”决定。这个冬天,乌克兰的求救声已经传遍世界。可谁愿意补上这个不断扩大的“援助黑洞”?谁愿意为了乌克兰付出更多?全世界都在观望。
![]()
乌克兰正站在命运的转折点,国际援助疲软、战场压力剧增,真正能拯救它的,不再是口头承诺,而是立刻到位的实质支持。未来的局势,或许就从这个冬天开始改变。
信息来源:
[1]俄外长:向乌提供“战斧”将让俄美关系出现最危险局面 财联社
[2]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 乌称击退俄进攻 央视新闻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