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国元首会面时,特朗普曾提出了一个愿望:中国能不能帮忙阻止一下俄乌冲突?未曾想,会面的第二天,乌克兰便传出无人机工厂全面停摆的消息。究其根源,正是中国对无人机零件实施了出口管制,这一下,我们真的是用实际行动来劝和了。
![]()
俄乌冲突爆发后,国内不少无人机企业都赚了大钱,战场之上,几乎双方手里的无人机,都贴着中国企业的标签。但是,中国后来对冲突双方都实施了无人机禁运,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变。
中国不卖东西之后,俄乌两国都兴建了自己的无人机工厂,宣称要实现“自力更生”,但实际上,这些厂子都属于“组装车间”,都是靠中国的零件维持的。如今,中国断供乌克兰的无人机零件后,这些厂子瞬间原形毕露。
![]()
有人疑惑,螺旋桨、小马达这类无人机的零件技术含量应该不高啊,为何乌克兰对此束手无策呢?这只能说是西方“技术封锁”惹的祸。过去,西方用专利牢笼锁住了其他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自己相关生产线的技术迭代失效。
如今中国发展起来了,生产率超过了它们,西方的企业自然无法和中国竞争。慢慢地,有能力生产的企业倒闭了,如今乌克兰想用了,才发现除了中国,根本没有替代方能给他们合格的零件。
![]()
我们都知道,无人机在战场上有关键性地位,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这种地位的核心,在于中国已经将无人机的生产成本,控制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水平。以往光纤制导技术,仅配备于10万美元起步的导弹之上。
而现在,几千块人民币的民用无人机,就能挂上20公里长的中国产光纤,可见这种东西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什么程度。如今俄乌战场上,人们经常能看到布满阵地前沿的白色光纤碎片,这都是无人机爆炸后留下的。这般巨大的消耗量,唯有中国能同时做到产量与成本的双重控制。
![]()
中国能将高科技产品做成“白菜价”,靠的是自己全自动化生产的能力。目前,中国炮弹、导弹等消耗品,均实现了无人化生产,俗称“黑灯工厂”,效率极高,成本自然大幅降低。而西方国家受限于技术发展的缓慢,普遍仍采用手工或半手工生产,在效率和成本上,自然无法与中国抗衡。
当然,对于此次的禁运,我们的理由是非常正规的。商务部表示,此次禁运是为了避免中国的技术被用于非和平目的,同时,禁运还是对西方和乌克兰前一段时间强硬态度的回应。俄罗斯曾经多次提出,想让中国参与乌克兰的战后维和。
![]()
但是,西方国家却为了独占战后的重建红利,不断拒绝这一合理化提议。不让我参与战后事务,又想要我的零件,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俄乌战争虽然没有波及中国,却反映出了中国制造的真正实力。
我们并不是在某个单项技术有多顶尖,而是在整个工业体系的规模化与成本控制能力上独步天下。这就让如今的中国,具备了向西方反向“技术封锁”的能力,不卖给乌克兰零件,不过是一道“开胃菜”,再想让中国帮他们拉偏架,我们的招数还有很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