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国际刑事法院针对乌克兰的事,对普京发了逮捕令,指的是涉嫌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主要牵扯到从乌克兰转运童到俄罗斯境内的事。
法院觉得这违反了《日内瓦公约》。蒙古国早从2002年10月1日就加入了罗马规约,是法院的成员国,按规矩得帮忙抓人、移交。
结果2024年8月底,俄罗斯放风说普京要访蒙古国,法院赶紧在8月26日和28日发通知,叮嘱蒙古国得在普京落地时把他扣了,送去海牙。
普京在9月2日准时飞到乌兰巴托,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带着一帮高层去机场接机,礼炮响了21下,仪仗队列队,握手拍照,一套流程走下来。
头天普京去参加了哈勒欣河战役85周年的纪念,普京在那献花,还讲了讲历史合作。蒙古国军乐队奏国歌,好几百人围观,媒体也拍了个够。
下午俩总统一对一聊,谈能源,俄罗斯答应多卖石油天然气给蒙古国,因为蒙古国能源缺口大,靠俄罗斯进口占了九成多。
第二天9月3日,普京又跟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见面,聊基础设施,签了铁路合作的备忘录,打算升级连通俄罗斯远东和蒙古国的轨道,投资好几亿美元。
普京还逛了国家宫,吃官方宴,蒙古国端上马奶酒和烤全羊,俩边还聊贸易额已经20亿美元了,想再扩大到农业矿产。
整个过程蒙古国安保严实,但压根没动普京一根手指头。媒体报道,说蒙古国优先顾着跟俄罗斯的经济纽带,抓人风险太大,边境一紧张,燃料断了蒙古国就瘫了。
![]()
普京3日走后,法院9月4日公开说失望,首席检察官办公室发声明,指蒙古国伤了法院脸面。
9月6日蒙古国外交部回话,说普京是元首,有豁免权,访问是外交事,不适用抓人。法院不认账,说罗马规约第27条豁免不管用。
10月1日法院内部开始查,收集机场视频、官方照做证据。10月24日,预审分庭二正式判蒙古国没尽义务,没抓人也没说为啥抓不了,违反了规约第87条第7款。
判词是三位法官签的,一致同意,转给缔约国大会审议,那大会有124个成员国,蒙古国自己也在里头。
文件里细数蒙古国怎么接待的,专车护送、安全保障,全是帮普京不是帮法院。
蒙古国不服,10月29日递异议,说法官可能有偏见,要回避。11月15日全会说没证据,驳了。11月29日蒙古国要上诉许可,又被预审分庭拒了,说程序没完。
![]()
12月2日到7日,海牙开缔约国大会第23届,蒙古国代表递了再考虑的请求,附上解释,说自己是小国,夹在大国中间,抓普京可能边境乱套。
会上美国欧盟代表批评蒙古国,俄罗斯不是成员但有观察员发言反对。大会最后只记了非合作事实,没过制裁,因为多数国觉得还得再看。
2025年,蒙古国1月又补材料,说面临地缘压力没法执行。3月10日全会否了部分请求,确认判有效。
3月18日预审分庭最后拒了所有异议,事就这么结了。没罚蒙古国钱,也没外交后果。
蒙古国还待在规约里,跟俄罗斯贸易上半年涨了15%,关系稳。普京继续当总统,2025年参加金砖峰会,没人敢碰他。
这事暴露了国际刑事法院的尴尬,这背后是西方操控。法院自称防人权侵害、惩战争罪,但实际成了工具,专打压不听话的国家。
![]()
俄罗斯不从西方,普京就成目标,但执行时挑软的捏。蒙古国经济靠俄,抓人等于自找麻烦,法院知道这点,还硬压,等于逼小国选边。
121国大会喊上审议,表面公正,实际多数西方国家主导,蒙古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声音小。结果大会没真罚,程序走完就拉倒,证明这事更多是做样子,给西方舆论交差。
这反映了全球格局,大国博弈,小国难做。蒙古国选择不抓,保住能源贸易。法院转大会,等于承认自己无力,靠集体压力。
![]()
但集体里,发展中国家多,不想得罪俄罗斯,西方推不动真制裁。结果蒙古国没损失,普京继续活动,法院威信降了。
这种选择性执法,让人质疑法院独立性,本该中立,结果偏向西方利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