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政治风暴里站稳脚跟,蒙古国的“二把手”——总理赞丹沙塔尔,连一口气都没喘匀,就立刻掉头,扑向了一个能决定他命运的地方。
11月3日,蒙通社的镜头对准了东戈壁省。赞丹沙塔尔总理突然出现在“东胜石油”的项目现场。他身边站着的,是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这个同框画面,释放的信号可不一般。
在会谈里,赞丹沙塔尔的话说得非常明白:希望和中方深化合作,把石油勘探和开采这事儿,再往前推一大步。
这股子急迫劲儿,搁平时你可能觉得就是个常规工作视察。但你要是知道他前几周经历了什么,你就能品出这背后的惊心动魄。
![]()
这位总理,刚刚在“断头台”上走了一圈,差点就被国内的“亲美派”给拉下马了。
就在前不久,蒙古国议会掀起了一场针对他的弹劾风暴。带头“发难”的,是议长阿玛巴雅斯加兰。
这人是谁?他是蒙古国政坛“青年改革派”的代表,旗号喊得震天响,什么“反腐”、“制度改革”。但明眼人都看得清,这股势力的政治底色,是“亲美、亲欧”。他们希望的,是借助西方的力量,把蒙古国的政治经济结构给“重塑”一遍。
他们拿出的弹劾理由,听着冠冕堂皇:说赞丹沙塔尔任命财政部长时,没走议会审批程序,违宪了。
可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个引子。真正的要害,是路线之争。
赞丹沙塔尔这位总理,被外界普遍看作是“务实派”。他上任以来,干的几件大事,都和中俄牢牢绑定。尤其是中俄蒙天然气管道项目,这个世纪工程,正是在他手里才取得了实打实的进展。
![]()
这下你就懂了。这场弹劾,本质上就是一次政治斗争。如果赞丹沙塔尔倒台,阿玛巴雅斯加兰这帮人上台,蒙古国的外交方向大概率就要全面“西倾”。那条天然气管道,还有中蒙之间谈好的矿产、交通合作,全都得搁浅。
万幸的是,这场弹劾,最终被蒙古国总统一票否决了。
总统出手,倒不是说他跟总理关系有多铁,主要是怕国家“散架”。蒙古国那点经济家底,本就脆弱,根本经不起这么来回折腾。总理一倒,政局动荡,对外合作全部停摆,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不过,你可别以为赞丹沙塔尔就能高枕无忧了。
他现在,就是在“走钢丝”。
![]()
虽然宪法法院裁定之前的罢免程序“违法无效”,那位带头的议长阿玛巴雅斯加兰也因此辞职了,但这个“雷”并没拆完。根据蒙古国宪法,议会只要能再凑够三分之二的支持,照样可以重新启动弹劾。
反对派只是暂时偃旗息鼓,在暗处盯着他,等他出下一个错。
这种“命悬一线”的处境,让赞丹沙塔尔彻底明白了,光靠政治斡旋是没用的,必须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这就是他为什么片刻没犹豫,转身就扑向了东戈壁省。
他视察的“东胜石油(蒙古)有限公司”,来头不小。这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和蒙古国方面搞的合资公司,是中蒙能源合作的标杆项目。
目前这项目,一年能产个五六万吨原油,计划要翻倍到十万吨。看着规模不大,但对蒙古国意义非凡。
![]()
蒙古国守着金山银山,矿产资源是丰富,但尴尬的是,自己没能力挖。长期以来,蒙古国都有一个“能源独立”的梦,但苦就苦在没技术、没资金。
中企的“进场”,不仅带来了投资,还带来了配套的炼油设施。这等于不光帮你把米淘了,还帮你把饭煮熟了。这就是在给蒙古国的能源独立,注入最关键的“稳定剂”。
赞丹沙塔尔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现在政治上风雨飘摇,经济成果就是他最坚实的“防护盾”。
他必须在反对派下一次发难之前,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跟中国合作到底有什么好处。是口袋里的钱变多了,还是加油站的油变便宜了。
说白了,他就是在用中蒙合作的成果,来“稳政权、保民心”。
![]()
所以,你再回头看他站在油田上,对着中国大使说“深化合作”的那个画面,就能读出更多味道了。那不只是一句外交辞令,那是一个政治家在赌桌上押下的全部筹码。
客观讲,赞丹沙塔尔这步棋,走得险,但也走得准。这不光是他的“政治自救”,也是在给蒙古国的未来发展,找那条最稳妥的航道。
毕竟,在全球能源博弈这么激烈的今天,谁都想“左右逢源”,但最后能靠得住的,还是那个能实实在在帮你把日子过好的邻居。
在这一点上,赞丹沙塔尔无疑做了正确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