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人民网南宁11月5日电 (冯肖慧、实习生谢佳洛)11月5日,南宁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举办。会上获悉,南宁市司法局作为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部门,始终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以法治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优制度保障,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全面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对涉及市场准入、资质许可、财政补贴等领域的文件严格核查,今年以来,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出具法律审核审查意见480件次。出台全区首部《南宁市公共法律服务办法》,印发《南宁市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规定》,全市建设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3家,辐射企业7.39万家。构建经营主体反映执法司法领域问题响应处置机制,设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53个,确保企业诉求及时办理。
做强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2025年4月以来,全市大力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暨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共纠治问题线索298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两千多万元,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6件。推行“扫码入企”“综合查一次”,严格适用轻微不罚、首违免罚等措施,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建立“复议+监督”模式,全市涉企行政复议申请131件,审理时同步嵌入行政执法全流程监督,有效化解涉企行政争议案件42件,挽回企业损失近千万元。
做细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活动,编印涉企法律服务清单,开展“送法入企”“法治体检”为企业梳理法律风险、提供法律建议、合规指导。建立300个商会调解委员会,构建“商人纠纷商人解”机制。搭建中国—东盟法务商事服务中心和金融法律服务平台、广西东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南宁多元民商事调解机构、南宁国际仲裁院、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在全区首创“涉外公证+领事认证”一站式服务,办理电子证据保全公证1026件,为企业取证维权提供数字化支持;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涉企公证3702件,助力企业高效融资。受理涉及民营企业仲裁案件616件,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