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锋
大风新闻11月3日报道称,“有多名网友通过社交平台反映,他们在浙江杭州东站上下列车时,发现列车车门比站台要高出一大截,不仅存在不便,还可能有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杭州东站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媒体表示“该现象是由于站台沉降导致”的同时,回应称“铁路部门已启动修复处理工作”。
从大风新闻报道配发的照片看,高铁车门和站台之间的距离确实相差不少,没有像其他高铁站那样,车门高度和站台高度几乎是持平的。
作为1992年建设,2009年扩建,于2013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的车站站台,出现相关工作人员所说的站台沉降,应该说很有可能,或者说属于不可避免的情况。
但青锋注意到,杭州东站站台沉降问题,早在“2023年5月就有博主发帖并配图称,杭州东站站台沉降明显,靠中心的站台基本(与列车车厢底部)持平,两端则有明显高差,下车需要格外小心”,更“有网友发布视频显示,杭州东站有站台出现裂缝,表面形成斜坡”。说明网友反映的问题确实客观存在。
只是,让人疑惑的是,“2024年1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曾转发一则媒体报道”,称“《杭州东站沉降站台,已开始抬高维护》”。那怎么时过一年之后,怎么还会有网友通过网络反映,站台“变矮”,常有网友称在此“踩空、崴脚,甚至摔伤”呢?
难道一年多前报道所称的“已开始抬高维护”,只是“纸上谈兵”,还是有其他客观原因?
问题被反映两年多,一年前就表示“已开始抬高维护”,其结果,“维护”了一年后,仍被网友反映站台“变矮”、沉降现象存在,有关部门该作何解释?
这是否也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现实中的典型表现呢?
实事求是,想群众所想,一直是我们固守的原则,但涉及到乘客乘车安全这么切身利益的事情,为何说了不做,一拖再拖,这还能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及《半月谈》报道披露的记者走访发现的“一些乡镇政府在大门口设置了道闸、岗亭、门卫,群众进出需要联系、登记,手续繁杂,让群众啧有烦言”的情况。也不能不借有关人员之口,质疑“本来最接近群众的基层政府”,怎么会出现“‘门难进’现象”?
作为服务百姓的相关部门,千万不能只是把“全心全意”“想百姓所想,解民生之忧”等等好听话挂在口头上,一转眼,不是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就是“小院高墙”,把百姓挡在门外,“门难进”的连老百姓反映问题的机会都不再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