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业委会,维权时各说各话、一盘散沙;想成立业委会,却总是举步维艰。
最近,扬州就有小区业主求助,五年了业委会还没成立!还有小区因为业委会迟迟难成立,业主们和社区的矛盾不断激化。
![]()
一、“沉默的业主”,长达五年,业委会一直难产!
近日,扬州电视台关注报道,扬州连运小区,自上一届业委会到期后,长达五年时间,新的业委会一直难产。
小区管理因此陷入“监督缺失、沟通不畅”的僵局,随之而来的,脏乱差、停车难、门禁失效等问题层出不穷。
![]()
居民们认为,乱象的根源有两个:一是物业不作为,二是业委会缺位,没有专门的组织监督物业,也没有桥梁连接居民与社区。
物业工作人员坦言,小区管理难,一方面是居民需求多、情况复杂,另一方面是缺了业委会,很多需要居民同意的事,物业没权力拍板,只能卡在中间,所以,他们也一直盼着业委会成立。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为了筹备新的业委会,社区和热心居民也前后忙活了近半年。
物业、业主、社区都盼着业委会成立,但是在筹备期间,最终却因为居民过于分散,参与度过低,未能达到成立的标准。
![]()
近三千户居民的小区,业委会五年“难产”,这背后暴露出不少大型社区治理的共性难题:一边是居民对“选举业委会”的迫切需求,一边却遭遇“参与度低”的现实困境。
想要破解困局,不仅需要街道、社区做好宣传引导,还需要居民主动站出来,投入一份关注、投好自己的一票。只有大家都来参与,业委会才能从“期盼”变成“现实”,小区管理才能真正走向 “大家管、大家享”。
二、程序复杂,业委会筹备工作难!
当你终于凑齐了热心的邻居,却发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翻阅新闻,关于业委会“难产”的报道屡见不鲜,而矛盾的焦点,常常指向同一个环节——与街道、社区的关系处理。
一边是法律赋予业主的“自主”权利,另一边是基层政府“指导”与“监督”的职责。这本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角色,可到了实际操作中,却常常把业主和社区推到对立面,让原本就复杂的筹备工作,又多了一层难解的矛盾。
最近,大上海御龙湾的业主委员会筹备工作就正陷在这样的困境里。
8月15日,御龙湾花园小区好不容易启动了业委会筹备组,大家刚燃起希望,可没过多久,筹备工作就因 “涉嫌程序不公” 被社区叫停,前期的努力瞬间卡了壳。
![]()
10月中旬,业委会筹备工作再次重启!直到 11 月初,邗源社区总算发布了《业委会筹备组业主代表产生办法》。看到这份文件,业主忍不住感慨:御龙湾花园的业委会组建,总算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小步!
![]()
翻看“御龙湾业主”账号的文章来看,小区业委会的筹备,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每一页都浸透了辛劳汗水与委屈的泪水, 更刻着不放弃的坚持。
业委会承载着代表业主行使权力的重要职责,责任重大。因此,社区与街道在其成立之初便秉持严谨态度,审慎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本身也是无可厚非!
![]()
小区问题常常是各种矛盾交错。有些小区既有回迁房又有商品房,有些既有福利分房又有商品房,有些小区既有住宅又有商业、写字楼,还有很多小区是老旧小区,问题则更为复杂。业委会筹备过程中,各方容易出现矛盾,经常是众口难调,矛盾激化。
对于成立业委会的事,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