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长沙市第六中学以其120年的深厚底蕴,始终屹立潮头。其中,“长郡景鹏班”作为一个熠熠生辉的教育品牌,不仅诞生于学校发展的关键节点,承载着传承与突破的使命,更已成为湖湘基础教育改革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转型求变:景鹏班的应运而生
![]()
2005年,长沙市第六中学从繁华的袁家岭迁至新址。地理位置的改变,一度使学校面临生源结构与质量的双重挑战。面对这一现实,六中选择了主动求变。
“我们不能因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动摇教育的初心,”现任校长王旭在采访中回顾道,“六中始终是一所有追求、有担当的学校。”
转机出现在学校与景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中。依托校区置换后的社会资源联动,景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00余万元,于2009年创办首届“景鹏班”,该班初期面向全省招收学业优秀、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学生,既为学校注入了优质生源,也为寒门学子搭建了成长平台。随着长沙市第六中学与长郡中学深化合作,这个特色班级于2020年正式更名为“长郡景鹏班”,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硕果累累:育人成效显著
![]()
从第一届学生毕业至今,“长郡景鹏班”屡创佳绩。2012年,首届毕业生严仕达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赴中山大学任教,成为学术中坚。这样的成才案例,在“长郡景鹏班”的培养史上还有很多。
“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他们的全面成长。”王旭校长强调,“景鹏班的意义,不在于打造‘分数机器’,而在于塑造有潜力、有韧性、有情怀的人。”
近年来,“长郡景鹏班”高分段学生数量在同类型学校中遥遥领先。更值得称道的是,班级形成了“自律、协作、自主、创新”的学风,学生不仅在学业上脱颖而出,更在综合素质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育人路径:从“择优”到“育优”
![]()
随着招生政策逐步规范,“景鹏班”从最初的“全省择优”转向“常规录取+校内遴选”。面对生源结构的变化,六中不仅没有降低育人标准,反而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创新,实现了从“选好学生”到“教好学生”的跨越。
王旭校长将学校的育人路径总结为五个方面:强化师资建设,持续引进“芙蓉名师”“学科首席”等高层次人才;优化班级管理,营造“同伴共进、协作成长”的良性氛围;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的教育支持;注重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与生命成长;坚守教育公平,践行“用心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办学理念。
教育温度:成就每一个生命的精彩
![]()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学生只是几十分之一、几千分之一,就忽略他的存在。”王旭校长表示,“每一个学生,都是他自己生命的百分之百,也是他家庭的百分之百。”
这种对教育本真的坚守,让“长郡景鹏班”超越了传统“实验班”的范畴,成为教育理想的实践场。在六中,无论是长郡景鹏班还是其他班级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悉心的培养。这种教育的温度,正是学校120年办学传统的精髓体现。
从2009年起步,到如今成为长沙初中毕业生向往的教育高地,“长郡景鹏班”用十余年时间,书写了一段“逆境中崛起、坚守中创新”的教育佳话。在长沙市第六中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它不仅是学校辉煌历史的延续,更是未来教育图景的重要起点。正如党委书记汪东所言:“从‘兑泽‘的文化基因中,学校提炼出’和而不同,生生不息‘的’和生教育‘理念,让百年初心在新时代焕发新彩。”
潇湘晨报记者钟锦涵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