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4日,84岁的前美国副总统切尼(Dick Cheney)因心脏病复发去世。
![]()
切尼是共和党人,曾先后出任过福特(Gerald Ford)的幕僚长和老布什(George HW Bush)的国防部长,2001-2009年作为小布什(George W Bush)的副总统任职两届,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副总统之一。由于美国行政权力集中在总统手中,副总统“虚化”,所以能“具争议”足以表明他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拥有强大政治影响力的副总统之一。他在911事件后领导美国政策,主导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并塑造了小布什政府更为强硬的国际政策。
他的“代表作”是“911”事件后作为核心旗手,一力推动了基于虚假证据和指控的伊拉克战争。切尼后来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一力推动发起伊拉克是基于错误的假设——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他至死仍然继续为那个时代的政策辩护——他认为“非同寻常的袭击需要非同寻常的回应”。
他所倡导并遵循的,正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终极立论“永无止境的战争”: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暴君必须被推翻,民主必须被建立,这一切必须基于美国的标准且由美国经手,且由于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天然真理’的握持者,这样的操作将令世界变得对美国人更加安全”。
如果说,里根(Ronald W.Reagan)等人当初创立并推动新保守主义,是基于西方传统右翼自由竞争、个人奋斗和市场决定论,主张通过全面提升竞争力战胜原本势均力敌的冷战对手,是所谓“王道”逻辑,那么切尼版本的“后冷战新保守主义”,却是假定美国“出则无敌国外患”,认为美既有能力、又有必要竭力使用自己的绝对优势地位和“规则话语权”,不断在世界各角落挑衅任何异己——反正美国永远是对的,永远是赢家,这是不折不扣的“霸道”逻辑。
而“切尼版新保守主义”的巅峰正是“911”摧毁纽约双子塔后,美方以反恐为名在全球大肆展示武力的表现——切尼自然成为这个版本新保守主义,以及美国共和党建制派政治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然而时间证明,“切尼版新保守主义”的命门,是美国霸权和绝对游戏规则操控权的动摇,当美国顶级政要中不论民主党的奥巴马(Balack Obama)还是共和党的特朗普(Donald Trump)都开始谈论G2,当被打败20年的塔利班重返喀布尔,阿富汗“昔日重来”,当两党支持者均从“反恐速胜”的狂喜中清醒,对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流血感到厌倦(且几乎没有明显的和平红利),小布什、切尼,连同他们的后冷战版本新保守主义,也就注定只能成为被不断边缘化的明日黄花。
于是在切尼去世前的最后几年,身为共和党元老的他不仅不断抨击同为共和党人的特朗普,甚至在2024年大选中呼吁支持者投票给特朗普的对手、民主党候选人贺锦丽(Kamala Harris,);于是他的女儿丽兹.切尼(Liz Cheney)一度成为共和党内支持弹劾特朗普的急先锋。
然而切尼父女针对特朗普的一切努力都宛如蜉蝣撼树,父亲的呼吁似泥牛入海几无反响,女儿的攻击遭到特朗普盟友的反噬,被从共和党顶层权力结构中排挤出局。
时至今日,特朗普式的政客们对新保守主义理念的抨击,甚至比左翼人士更加激烈,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今几乎垄断了共和党内的声音,旧式新保守主义理论且被“夺舍”,建立在“霸道”前提上的“切尼式新保守主义”就更不值一提,切尼父女的被冷落,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一版本新保守主义没落的折射。
切尼去世了,尽管他实际上比特朗普也大不了几岁,但他近年来已五次心脏病突发,早在2013年就曾自嘲“每天早上醒来脸上都带着微笑,因为我必须感谢这又一天的到来”。
自小布什以下,仍然健在但一天比一天衰老的“后冷战版新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们纷纷站出来向切尼致以哀悼,并不吝附赠溢美之词,因为他们心知肚明,这是新保守主义的又一曲挽歌,且每奏一曲,便少一曲、散几人。
如今即便仍然支持“切尼版新保守主义”的多数人也不得不承认,切尼当年参与挑起的这场“永无休止的战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美国优先”的总统上台执政——没有比这更富讽刺意味的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