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4日发布《2025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巴黎协定》框架下最新气候承诺仅能小幅缓解本世纪的全球气温上升趋势,世界仍面临气候风险与损害严重加剧的局面。
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内而努力。报告显示,若各国全面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承诺,本世纪全球变暖幅度预计将达2.3至2.5摄氏度。
为何《巴黎协定》框架下的最新气候承诺落实如此之难?人类距离气候系统的临界点还有多远?
《闪评》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王瑞彬为您解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王瑞彬:尽管《巴黎协定》框架下的最新气候承诺已推动全球减排取得一定进展,但其实施仍面临诸多现实压力。
截至10月底,仅有60多个缔约方提交或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且各国在执行承诺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
全球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而当前国际关注点正从气候目标转向经济务实主义,进一步削弱了减排动力。
此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如战争风险)不仅干扰减排时间表,还分散了本应用于气候行动的资源。
尽管已有进展,但要真正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仍需立即采取更大幅度和更有力的行动,并加强国际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气候临界点(即地球系统中的关键阈值)正在逼近,全球变暖预计很快将突破1.5℃,届时微小的变化可能引发加速且不可逆的连锁反应,导致多个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高风险。
因此,国际社会亟需加速行动,以避免气候危机进一步恶化。
来源 | 总台环球资讯
记者 | 张晗
制作 | 杨琼
签审 | 张晗
监制 | 蔡耀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