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羊网报道, 10 月底,刚结束釜山会晤的特朗普马不停蹄接受长篇采访,话题绕不开中美此前的激烈交锋。这位曾主动掀起中美关税战的美国总统,在镜头前公开提及双方当时的行为 “有些失去理智”,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本身就带着不小的信息量。熟悉中美博弈脉络的人都清楚,特朗普这番表态并非空穴来风,他口中的 “失去理智”,根源恰恰是中国当年递过去的那份反制清单 —— 这一点,他即便没明说,字里行间也藏不住。
回溯中美关税战刚爆发那会儿,特朗普的表现完全不像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者。中国反制清单一出台,他后续的应对举措更像是恼羞成怒后的 “赌气”。今天加征这个品类的关税,明天又针对那个行业设限,整套操作下来看不到系统性战略规划,反倒满是 “被戳到痛处” 的情绪化反应。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特朗普自己都承认对华高额关税 “无法持续”,最终还是得坐到谈判桌前和中方协商。要知道,国际博弈里 “心知肚明” 和 “亲口承认” 是两码事,特朗普愿意把这话摆到台面上,多少带着点对过往行为的 “反思”,也被外界视作中美会晤后他对华释放的缓和信号。
![]()
可细究起来,特朗普的 “反思” 水分不小。他总把 “双方都失去理智” 挂在嘴边,试图营造一种 “错不全在美方” 的氛围,暗示美国是 “受中方影响才做出不理性举动”。这种说辞在国际社会站不住脚,明眼人都清楚,关税战的导火索是美国先点燃的,中国的反制不过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回应。但在美國国内,尤其是对特朗普的支持者来说,这套 “甩锅” 言论还真有市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正视美国主动挑起贸易摩擦的事实。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嘴上说着 “反思”,行动上却没完全放下对华施压的念头。他一边宣布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10%“芬太尼关税”,暂停 “对等关税” 一年,摆出缓和姿态;一边又在稀土、芯片等关键领域搞小动作。他公开表示启动了稀土 “紧急计划”,目标是让美国在一年到一年半内拥有 “所需的一切”,言下之意就是要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芯片领域更是直接划红线,明确不允许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芯片,甚至不想让其他国家把这类芯片卖给中国。这种 “一边示好一边设防” 的操作,暴露了他既想缓解关税战带来的国内压力,又不愿放弃对华技术封锁的矛盾心态。
![]()
特朗普回国后遭遇的国内压力,也从侧面印证了他对华政策的尴尬处境。民主党人查克・舒默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痛批他 “对中国妥协了”,号召民众别再信他的话。被激怒的特朗普回怼时甚至搬出 “叛国” 的说法,场面一度十分难看。更有意思的是参议院的投票 —— 以 51 比 47 的结果通过终止特朗普全球关税政策的决议,要知道参议院里共和党人席位本就多于民主党人,这个结果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政府自己在 “找台阶下”,用联手演戏的方式让他 “体面” 结束这场打不下去的关税战。
从军事和战略博弈的角度看,特朗普的这番折腾恰恰说明,中国的反制措施真正打到了美国的痛点上。过去美国习惯了用关税、技术封锁等手段压制对手,可中国的反制清单精准瞄准美国农业、能源等敏感领域,让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叫苦不迭,这才迫使特朗普不得不重新评估对华政策。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美国对华的战略遏制意图没有根本改变,特朗普在稀土、芯片领域的布局,本质上还是想在关键产业链上 “去中国化”,维持美国的技术霸权。
![]()
中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判断,提出 “听其言,观其行” 的态度再明智不过。毕竟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反复性有目共睹,今天承诺取消关税,明天就可能找个借口加征新关税。在国际博弈中,没有永远的缓和,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不会因为特朗普几句 “反思” 的话就放松警惕,更不会对美国政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是美方后续再动歪心思,中方完全有能力用更有力的反制让他们认清现实 —— 想靠施压让中国妥协,过去行不通,现在和未来同样行不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