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地塞米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抗中毒和抗休克等作用,能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是很常用的药物,也是危重疾病的急救药物之一。
虽然它在临床多科室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与某些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存在配伍禁忌。
那么,它到底不适宜与哪些药物合用?
常见的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有哪些?
一起来看看这份总结!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利福平同时服用,会促进地塞米松代谢,使其作用减弱;
2.与利尿剂合用,会使血钾降低;
3.与碳酸酐酶抑制剂、两性霉素 B 合用,会加重低血钾;
4.与蛋白同化激素合用,易产生痤疮;
5.与麻黄碱合用,会强化地塞米松效果;
6.与阿托品长期合用,会升高患者眼压;
7.可减弱抗凝药的作用,应注意调整剂量;
8.与水杨酸类药物合用,会增加水杨酸类药物的毒性,所以尽量避免,如果必须使用应酌情减量;
9.与维生素A作用相拮抗,应避免合用。
地塞米松的常见不合理使用
1.用于单纯的退热和止痛
地塞米松虽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够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浸润,缓解红、肿、热、痛的症状,但也会干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延误及时治疗。
2.「扁桃体炎」的抗炎治疗
地塞米松虽有抗炎作用,可使红、肿、热、痛症状得到改善,但对病原微生物并无抑制作用,且其会抑制炎性反应与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能力,反而可能激活潜在感染病灶并促使其扩散,给细菌可乘之机,因此一般感染无需使用。
3.常规用于预防「头孢菌素类」的输液反应
从起效时间来看:地塞米松起作用分为基因组效应和非基因组效应,以前者为主,通过受体复合物与DNA的结合影响基因表达发挥作用,此过程至少需1h以上。而头孢菌素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多为I型反应,往往在数分钟内发生,其作用迅速而强烈。
从地塞米松的ADR来看:地塞米松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常会将过敏反应产生的原因归于其他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时出现ADR,很难判断导致过敏的真正原因。
因此,地塞米松不能用于预防输液反应。
4.地塞米松注射液用于雾化吸入给药
地塞米松结构中无亲脂基团,水溶性较强,难以穿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因此无法有效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导致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难以通过吸入而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因此不推荐使用。
地塞米松的17种不合理配伍
虽然地塞米松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疗效有目共睹。但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其与多种药物配伍会产生不良反应,不适合配伍使用。具体有哪些呢?下面这张表为大家总结!
![]()
(图源:华医网)
为了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药品配伍的不良反应,在药品配伍过程中,应该在充分了解各种配伍禁忌发生机制的基础上,规避药物的不合理配伍,进一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静脉用药。
![]()
来源:“中国合理用药探索Chinahlyy”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