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即将在11月24日踏上英国土地,而这个日期选得相当微妙——正好赶在英国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公布预算案的前两天。
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访问的核心议题,是让英国在药品定价上做出让步。
说白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终于要砸下来了,英国得掏更多钱给美国药企买单。
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这个从1948年就开始为英国人提供免费医疗的机构,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严格控制药品成本。但现在,这套运行了70多年的定价机制面临松动。
今年10月初,欧洲媒体POLITICO率先披露了一个消息:英国政府已经向美国方面提议,愿意提高NHS的药品支付额度。
这个提议背后的原因很直接——特朗普威胁要对英国药品进口征收100%的关税。
上周,英国政府还同意将制药企业决定是否退出NHS自愿性定价计划的期限延长两周,这说明双方的谈判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
英国卫生与社会事务部的发言人给出了官方说辞:"我们始终将NHS患者需求置于首位。投资创新药物以保障患者获取渠道,对NHS至关重要。"但话里话外都透着无奈,谁都知道,这次妥协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逼无奈。
除了药品,苏格兰威士忌也是英国人死守的底线。特朗普政府之前对这两样东西征收的关税,让英国商界叫苦不迭。
伦敦方面一直在争取把这两项商品从关税清单上拿下来,但华盛顿的胃口显然更大。
美国政府不光要英国在药品上松口,还希望英国在农业和制造业领域放宽产品标准,让美国商品更容易进入英国市场。
![]()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官员向《泰晤士报》抱怨,说谈判存在"脱轨风险",对英方进展缓慢和迟迟不交文件表示不满。按照计划,双方代表会在11月中旬先在华盛顿进行技术层面的会谈,然后格里尔再飞到伦敦。
对于财政大臣里夫斯来说,这是个烫手山芋。如果华盛顿真的接受了英国的提案,她就得在预算案里向公众解释清楚:NHS要多花多少钱,这笔钱从哪儿来,纳税人要承担多少额外负担。
一边是美国的贸易压力,一边是国内的财政平衡,里夫斯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有意思的是,格里尔访问伦敦的同一天,欧盟也邀请了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去布鲁塞尔开会。
11月24日这个日期,美国同时在英国和欧盟两边出击,摆明了要在贸易问题上全面施压。
欧盟这边的动作看起来更主动一些。他们邀请卢特尼克和贸易部长们会面,名义上是"巩固美欧贸易关系"。
![]()
但谁都清楚,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的关税威胁同样存在,只是欧盟的体量更大,谈判筹码也更多。
英国脱欧之后,在贸易谈判中的处境变得更加孤立。
没有了欧盟这个大靠山,面对美国的施压,英国只能选择单打独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英国会在药品定价这个核心问题上做出让步——因为实在是扛不住了。
NHS提高药品支付额度,影响的不仅仅是财政预算。这套定价机制之所以能维持70多年,就是因为它在药企利润和公众负担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后续会引发连锁反应。
药企拿到更高的支付额度,其他国家的医疗系统也会面临涨价压力。
![]()
美国制药公司可以拿英国的案例去跟别的国家谈判:"你看,英国都同意涨价了,你们为什么不行?"这对全球药品定价体系都是一次冲击。
对于英国纳税人来说,NHS的额外支出最终会体现在税收上。虽然具体数字还没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这笔账单不会小。
而且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美国要求英国在其他领域做出让步,英国就更难拒绝了。
英美之间的这场贸易博弈,最终还是要看11月24日格里尔访英的结果。
无论谈判走向如何,有一点已经很明确:在全球贸易格局重组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英国这次在药品定价上的妥协,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