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业帮 APP 上的一道题目可谓是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让无数家长和网友感到愤怒与担忧。有网友晒出截图,题目中写道 “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在内卷的大背景下,有不少学生受地球引力影响而不慎做自由落体运动。现有一质量为 60kg 的普通高中生从 11 层自由而下,不计空气阻力,求该学生下落的平均速度”。这样的表述,真的是让人看了极度不适,难怪网友会怒斥其为 “最恶毒的题”。
![]()
教育平台出现这样的题目,其性质是极其恶劣的。在当下这个教育竞争激烈,学生心理压力巨大的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本就备受关注。而作业帮作为一个拥有超 8 亿激活设备,覆盖全国大量中小学生的主流教育平台,更应该肩负起相应的责任,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正向的学习内容。可这道题却将学生跳楼这样的悲剧场景,以一种近乎调侃、冷漠的方式呈现出来,完全将生命的消逝当成了一个可以用来计算的物理问题,这是对生命尊严的严重践踏,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极其不良的心理暗示。
![]()
11 月 4 日,作业帮官方客服虽回应称题目已下架,但对于题目设计者是谁暂不清楚,且是否发布正式情况说明也不明确。这样的回应显然难以让公众满意。一道如此突破底线的题目,是如何通过审核上线的?平台的内容审核机制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漏洞?这些都需要作业帮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这道题目引发的争议,不仅暴露出平台审核机制的失职,更折射出当前教育环境中某些令人忧心的倾向。在应试压力下,部分教育从业者似乎逐渐模糊了教育的初衷,将冰冷的计算凌驾于人文关怀之上。题目中“自由落体运动”的表述,看似是物理术语的常规应用,实则透露出对青少年心理困境的漠视——当教育者用“解题思维”对待生命,何尝不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
![]()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内容的传播可能形成“破窗效应”。若放任这种将悲剧娱乐化、数据化的表达,年轻一代或许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生命可量化”的错误认知。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语言具有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尤其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平台若不能从源头扼制这类内容,无异于在学生的精神土壤中埋下危险的种子。
事件发酵后,舆论场中不乏“小题大做”的质疑声,认为公众过度敏感。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社会问题的恶化,往往始于对细微恶意的纵容。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当教育平台为了吸引流量而追逐“猎奇题目”,甚至将学生的痛苦作为噱头时,我们不得不追问:教育的温度,究竟丢失在哪个环节?
![]()
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靠事后下架。平台需建立“双盲审核”机制,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者共同参与内容评估;同时应设立“伦理审查委员会”,对涉及敏感话题的题目进行价值观预判。此外,教育类APP或可借鉴影视行业的分级制度,对不同年龄段用户推送差异化内容,避免信息过载造成的心理冲击。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对生命的敬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守护下一代的成长环境,需要平台、家长和社会形成合力。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我们批判一道题,是为了不让任何孩子成为题目中的数字。”各位家长和网友们,对于作业帮这道 “毒题” 事件,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