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骑手的这五年,我想把每一份餐安全送到。”饿了么骑手王亚青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奔波在街头巷尾的“骑士”们共同的坚持与期盼。
11月4日下午,闵行区优化骑手配送环境恳谈会首站在古美路街道美乐汇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这一次,聚光灯对准了这些城市的“奔跑者”,以“面对面”沟通凝聚共识,用“心贴心”协商破解难题,共画构建“全域友好、共建共享”新就业群体服务新图景。
多元聚合力,共商服务“最优解”
恳谈会伊始,《同行的我们》镜头追随网约配送员日常,既记录他们顶风冒雨穿梭街巷的忙碌,也定格了他们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温馨时刻,细腻画面拉近了各方距离,为深度恳谈筑牢“共情基础”。
围绕配送员核心关切,现场展开“接地气、有实效”的对话,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解决方案”。
安全与效率并重,为骑手筑牢“安心防线”。“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想赶时间不超时,又怕路上出意外......”饿了么骑手王亚青道出了心中的无奈。顺丰速运的刘松也坦言,时效是硬指标。站点负责人表示,配送时间短是行业共性,直接影响顾客体验。然而,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守护骑手的安全?
“平台算法可以再优化。”区人大代表方文霞建议将距离、路况、天气等动态因素纳入算法考量,设置更合理的配送时间。
![]()
社区与配送协同:打通“最后一百米”。“车停在哪?”“快件丢了怎么办?”“高峰期电梯堵,送不上去怎么办?”平吉六村物业经理给出了积极回应:“关照门卫为骑手开‘绿灯’,提供饮水、充电等便利。”同济华城居委书记针对B类小区人车分离问题,分享了“金点子”:为固定骑手设“白名单”,发放门禁卡;为外卖员设“接力点”,由物业管家完成最后100米的配送。
治理与融入同行,让骑手变身“社区合伙人”。“我们小哥是城市最忙碌的‘流动纽带’。”美乐汇街区书记张辉动情地说。如何让这些“流动纽带”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
骑手代表坦言:“我们每天在社区里跑,熟悉各个角落,也想为社区做点事,不只是单纯的配送员。”对此,张辉介绍,街区接下来将创新推出网格网站“双网结对”机制,启动“社区合伙人计划”,吸纳更多骑手参与隐患排查、文明引导,成为社区治理“新”力量。
共识促落地,让友好“看得见”
华东师范大学刘笑言副教授用“理解、连接、生成”三个关键词概括本次恳谈会核心。她指出,这场会议搭建了一个各方融合的平台,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伙伴”转变,让制度的刚性、组织的弹性与人的情感真正结合。
会上,平阳里街区与区域饿了么、顺丰速运网(站)点签署《网约配送员友好社区共建协议书》,从友好场景、权益保障、协同治理等方面明确承诺。骑手代表与物业代表分别发出了自觉遵守社区规则、文明配送;多一份理解、多一个微笑,畅通配送“最后一百米”的友好倡议。
![]()
长效谋未来,实现“双向奔赴”
此次恳谈会,是闵行区深化“暖蜂友好行动”的有益实践。下一步,闵行区将持续探索新就业群体沟通对话机制在商圈、街区、社区等不同场景的落地;推广固定骑手“白名单”制度,构建物业服务与骑手配送协同联动机制;持续深化新就业群体积分制管理,以积分激励,延伸社会治理哨点和触角,完善“区-街镇-街区网格”三级治理体系,深化新就业群体服务与网格治理融合长效机制建设,让更多的新就业群体从“城市服务者”成长为“治理合伙人”,共画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社区共治蓝图,共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市新家园。
当算法更人性化,当社区更包容,当服务更温暖,当骑手更融入,人民城市的温度正在氤氲的城市烟火气中不断升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