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4日消息,澳大利亚的一艘货轮将启航前往青岛港,船上的货物是数万吨油菜籽。
但这趟航行的意义,却不止于一单农产品贸易,它标志着中澳关系某种程度上的“回暖”,也暴露了加拿大在对华关系上的进退失据。
10月31日中加领导人刚见完面,加方却又在南海问题上搞小动作,结果就是,中方直接把订单转给了态度更务实的澳大利亚。
![]()
这场表面上的贸易波动,背后牵扯的是中加、中澳两国面对中国市场时的不同选择,也暴露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之间的微妙关系。
澳大利亚的“破冰”订单
五年前,中国暂停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当时中澳关系正值低谷,澳政府在多个敏感议题上密集表态,刺激了中国的反制措施。
贸易往来受到直接影响,油菜籽出口只是其中之一,时间来到2025年,澳大利亚的政策风向发生了变化。
![]()
阿尔巴尼斯政府显然不再延续前任那种强硬对抗的路线,开始修复对华关系,这不是表面上的“说几句好话”,而是从具体行动上做出了调整。
比如在油菜籽出口上,澳方主动配合中方相关检疫要求,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标准,确保符合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
这一次,澳洲油菜籽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说明双方在技术标准、贸易规则等方面重新达成了共识。
![]()
只要合作是平等、务实的,市场是开放的,澳方的重新入场,不只是意味着几万吨货物的出口,更是中澳关系从僵持走向缓和的一个节点。
在全球贸易局势不稳定的大背景下,这种回暖并不容易,它需要政治层面的清晰立场,也需要经济层面的真正诚意。
这也让人看到一个现实,不是哪个国家说想和中国做生意就能立刻重启合作的,信任是靠一步步建立的,不是靠喊口号换来的。
![]()
澳大利亚能重新拿到这张“入场券”,恰恰说明政治态度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换来中国市场的重新接纳。
加拿大的摇摆
与澳大利亚相比,加拿大的表现就显得左右为难,甚至有些拧巴。过去几年,中加关系经历了不少波折,从孟晚舟事件到随后的外交摩擦,两国之间的信任明显受损。
![]()
尽管今年卡尼政府上台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愿意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但这些话并没有转化为具体政策。
尤其是在贸易方面,加拿大的做法矛盾明显,一边表达希望加强对话,另一边却接连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特别是对电动车和钢铝产品。
中方则根据世贸相关规则,对加拿大油菜籽启动了反倾销调查,并维持较高的反制税率,这意味着加拿大的产品即便质量合格,在价格竞争上也处于劣势。
![]()
这种政策摇摆直接影响到加拿大农业,尤其是油菜籽种植户,该国西部是主要产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是最大的买家。
但现在订单减少、库存积压,不少农民面临严重经济压力,农产品卖不出去,不仅意味着收入锐减,还会带来土地利用、贷款偿还等一系列连锁问题。
更关键的是,加拿大政府并没有及时回应农民的呼声。
![]()
卡尼政府在与中国的互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犹豫,不想彻底得罪中国,又不愿冒着与美国关系紧张的风险作出实质让步。
结果就是两头不讨好,既没有真正缓和中加关系,也没有保住出口市场。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在和中国的贸易关系上正在悄悄松绑,尤其是在农产品领域,而加拿大却仍旧顶着“对华强硬”的标签,结果是自己的农民成了政策的牺牲品。
![]()
不是中国不买,而是加拿大自己不愿意拿出该有的态度。
南海挑衅的代价
就在中加高层刚刚完成接触、释放出改善关系信号的同时,11月2日,加拿大防长却又现身菲律宾,签署了一项涉及驻军的协定,并参与了多国联合军演。
地点选在南海,这个中国极为敏感的区域。
![]()
这场军演对外释放的信息很清楚,加拿大在安全事务上继续紧跟美国,对中国的地缘利益并不避讳参与施压。
而时间点的选择,更让人无法忽视其政治意味,刚谈完转头就参与“围堵”。
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前后不一的外交行为并不陌生,但这一次没有激烈回击,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回应,订单流向哪里,取决于态度。
![]()
澳大利亚在政策上展现出调整,中国就恢复贸易;加拿大在话语上释放善意,行动上却继续踩线,中国则选择用市场回应。
这种处理方式低调又极为精准,告诉对方合作不是一边握手一边出招,而是要言行一致。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反应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当前国际格局下,很多国家都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点,而中国的态度也越来越清晰,不拒绝合作,但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
政治对立和贸易往来不能混在一起做文章,一旦越线,后果自然会体现在经济层面。
加拿大的做法反而让国内农民更加焦虑,他们清楚地知道,中国市场不是随时都在等待的,一旦被替代,要想再回来,并不容易。
从这个角度看,南海那场军演,不只是一次军事动作,更是压垮贸易秩序的一根稻草。
![]()
结语
澳大利亚走的是务实路线,换来的是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加拿大在话术与行动之间反复横跳,最终失去了关键的出口市场。
中国没有封锁谁,也没有主动挑衅,只是在规则和态度之间做出选择。这不是对任何国家的敌意,而是一种明确的信号,市场是开放的,但合作要有底线。
谁愿意以稳定、理性的方式打交道,谁就有机会进入;谁在关键问题上反复无常,自然要为政策买单。
参考资料
澳大利亚油菜籽五年来首次向中国发货,加拿大农民:卡尼政府赶紧解决贸易问题 2025-11-04 观察者网
菲加签署《访问部队协定》合伙针对中国?2025-11-04 看看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