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盐财经)
![]()
作者 | 李含章 简洋洋
编辑|江江
新媒体编辑|宝珠
视觉 | 顾芗
一份小小的儿童餐,正在成为餐饮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曾以“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稳坐行业头把交椅的西贝,在2025年9月遭遇了预制菜风波的致命打击,导致客流出现滑铁卢。海底捞却彻底打响了“抢娃大战”,更准确地说,在西贝陷入困境之前,海底捞早已加速布局亲子餐饮。
从深圳200平的Hi乐园,到扬州“十一”期间正在装修的亲子餐厅,海底捞对于亲子餐饮的重视,并不只是在菜品上的改变。
比如,今年7月底,在深圳南山区开业的方大城店,与其说是一家火锅店,不如说是一家披着餐厅外壳的主题游乐园:门店有200平方米的室内游乐场地,设置了海洋球池、趣味沙地、涂鸦墙、投影滑梯、阅读角等多个游乐区域;联合专业机构举办手工风铃、水果捞DIY、魔法小实验等亲子活动;还配备专业陪护人员,持应急医疗证上岗……
![]()
有着海洋球池的海底捞
海底捞亲子友好店一经推出,便迅速俘虏了大量家长的心。社交平台上,有曾带孩子体验该乐园的家长感叹:“亲测超值,立省一张meland(某室内亲子游乐品牌)门票钱,有吃有喝有得玩。”
以火锅与服务起家的海底捞,为什么要下重金在餐厅里建儿童乐园呢?
事实上,海底捞们瞄准的,是儿童背后的家庭客群。一个孩子能带动一家多口就餐,换句话说,39.9元/位的儿童餐,可以直接提升门店的客单价与激活午市等非高峰时段的客流群。
西贝副总裁宋宣曾在公开演讲中提及,2024年西贝共卖出超2000万份儿童餐,专业儿童餐的外卖销售额达到了两亿元左右。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儿童餐饮消费市场规模已达4500亿元;《2023年中国儿童餐食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儿童食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行业增长势头显著。
![]()
我国儿童食品市场规模及其增长率
庞大的儿童餐市场,让餐饮巨头们跃跃欲试。而西贝“让”出的客流,也给了其他餐饮品牌机会向儿童餐发起猛烈攻势。
但除了儿童餐市场是块肥肉,像海底捞这样的“火锅巨头”的强势入局其实还有其他原因。
![]()
西贝领跑,海底捞抢滩
海底捞原本是做火锅的,如今盯上口味较为清淡的儿童餐市场,其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的火锅生意不好做了。
随着餐饮行业内卷加剧,行业整体供过于求趋势愈发明显,当下,火锅赛道的竞争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阶段。
一方面,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火锅赛道这片红海愈发拥挤。
《2024火锅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11月,全国火锅相关企业存量达到42.31万家,新开火锅门店数量达到4.8万家。
![]()
2019-2024年11月全国火锅相关企业注册量与存量情况
头部品牌的持续扩张与火锅新秀的崛起,共同助推了火锅门店规模的迅猛发展。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赛道内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品类消费均价下降显著,企业不得不以“薄利”换“多销”。
根据红餐大数据,2024年餐饮大盘均价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其中,火锅品类消费均价下降幅度尤为显著,2024年火锅消费均价77.4元,相比2022年的86.7元下降了10.73%。
内卷加剧的背景下,品牌纷纷通过促销、降价抢客,业绩承压自然就成为餐饮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5.57万亿元,增速由2023年的20.4%下滑至5.3%。在这一行业背景下,作为“餐饮大哥”的海底捞,业绩增长也略显乏力。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207.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4.91亿元下降3.7%;实现集团溢利17.5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0.33亿元下降13.7%。
营利双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的失速。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海底捞餐厅经营”(即堂食火锅服务)占企业总收入的89.8%,而这部分业务的收入同比下滑了9%。
也就是说,海底捞曾经在餐饮市场上大杀四方的堂食火锅业务,开始跑不动了。
![]()
海底捞的堂食火锅业务,曾经在餐饮市场上大杀四方
还有一个引人注意的数据是翻台率。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从4.2次/天下降到3.8次/天。
翻台率是评价一家餐厅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的重要参考指标。简单来说,翻台率即为餐桌重复使用率的意思。翻台率高,则说明餐桌周转快,顾客用餐时间短,同样时间内餐厅就能接待更多客人,实现更多营收。对于火锅这类高流量餐饮业态来说,翻台率越高,收入潜力就越大。翻台率的下降,可以说拖累了海底捞整体利润的增长。
在多重压力下,焦虑的海底捞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于是,海底捞瞄准了带娃家庭外出吃饭这一场景,着手发力亲子餐饮。
存量竞争时代,亲子餐饮消费是为数不多的增量市场之一。
餐饮行业资深分析师、红餐产业研究院院长唐欣向盐财经表示,目前国内儿童餐市场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因为,其实这个市场原来是个空白,现在中餐品牌把儿童餐的概念给打起来了”。
此前,中餐品牌儿童餐的市场是一片蓝海。西贝作为领域内的领头羊,率先喊出“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口号,持续开发专业儿童餐,逐渐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关于中式儿童餐的认知。而当西贝被舆论争议绊住脚步,商场里的家庭客流出现外流,这客观上为海底捞等其他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低成本就可抢占市场的机会。
今年以来,海底捞在亲子赛道上的发力显著增加:
5月,全国1300家海底捞门店同步上线“海底小纵队联名套餐”,套餐内包含汉堡、鸡翅、小蛋糕等多种场景;
7月,首家海底捞「亲子友好店」在深圳开业;
8月,首家扎根居民区的社区店在北京开业;同月,海底捞将AI教育融入儿童乐园,推出首家创新概念店;
10月,首家「宝宝餐厅」在西安开业,面对3至12岁儿童开放,不仅推出了超20款专属菜品,还提供专人看护服务;
![]()
海底捞“海底小纵队”联名儿童餐/图源:海底捞
数据上看,家庭客群的确有效带来了客流量。据公开报道,海底捞深圳方大城门店周末亲子家庭客流占比高达60%。据该店的负责人殷晓莲介绍,营业首月客流量明显上升,对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千多桌。
但从另一个角度,对于餐厅来说,大量的家庭客流又会加剧翻台率低的问题——带娃需要时间。家庭客群在客流占比上升的同时,也延长了平均就餐时长,直接拉低了门店的翻台率,进一步影响了门店整体利润的增长。
儿童餐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海底捞业绩,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
餐饮业,进入“抢娃大战”
“抢娃大战”的热闹,不止海底捞一家加入。
国内儿童餐市场中,最先打出招牌的是以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为代表的西式快餐。2000年前后,以麦当劳开心乐园餐为代表的西式品牌儿童餐进入中国市场,迅速风靡全国,并持续收获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喜爱。数据显示,2019年麦当劳中国售出了约3500万份开心乐园餐。
而直到近几年,中餐品牌才在儿童餐市场中崭露头角。2017年西贝推出第一套儿童餐,靠对儿童餐的专业研发与极致的儿童友好型服务,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儿童餐赛道的领跑者,在2023年营收突破62亿元。
![]()
西贝厨房外的招牌标语:家有宝贝就吃西贝,把更好的给孩子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餐饮品牌也开始布局儿童餐与儿童友好餐厅。
九毛九于2024年1月在广州开设了全国首家儿童体验店,公开报道显示总SKU在60款左右;
老乡鸡与超级飞侠做联动,在合肥落地主题门店,随餐赠送主题玩具,此外还推出为儿童餐定制“鸡宝宝”卡通碗;
眉州东坡联合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共同开发放心儿童餐,上线四款儿童套餐;
![]()
九毛九儿童餐/图源:九毛九官方账号
除此之外,一些品牌虽然暂时未直接在菜单上推出儿童餐,但也同样开始在亲子餐饮消费服务上有所行动。
比如,北京一巴奴火锅店员告诉盐财经记者,菜单里虽然没有儿童餐,但看到顾客带小孩的话,他们会主动询问,为顾客免费提供宝宝面与芙蓉蛋两种儿童餐。
儿童餐与亲子餐饮消费服务,不再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已逐渐成为餐饮品牌们的集体共识。
那么,为什么餐饮巨头们纷纷盯上儿童餐与家庭客群?
最直接的原因是,宝爸宝妈可能是最舍得花钱的群体之一。
在各类消费都较为低迷时,我国儿童消费市场却不断升级。《2020—2026年中国儿童用品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指出,儿童消费已占到家庭总支出的30%左右。
另有中国儿童产业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80%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总支出30%—50%,家庭儿童每年平均消费约为1.7万—2.55万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外就餐已经成为当代家庭一种常见的就餐形式。《2023中国儿童餐食行业发展报告》表示,我国儿童食品市场规模连年增长,在2025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6至12岁儿童经常在外就餐比例达到了44.4%。
![]()
在各类消费都较为低迷时,我国儿童消费市场却不断升级/顾芗·AI制图
在餐饮行业整体经历寒冬的当下,企业们不想也不能错过这块千亿级别的大蛋糕。
然而,儿童餐的作业并不好抄。光鲜的数据背后,全是不好啃的硬骨头。
做儿童餐不是将成人餐做小就了事,而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逻辑体系。对于儿童餐来说,最重要的是安全、健康、营养。这使其在盐、油、糖以及各种添加剂的使用与营养配比上有更细致的要求,也就需要企业投入更大的研发成本。
唐欣向盐财经分析,相对来说儿童餐基本上不赚钱。儿童餐的用料讲究,需要单独的一套供应链;同时儿童餐目前多为非标准化,规模化相对较小。因此,实际上,由于成本较高,儿童餐的毛利率大多比成人餐食更低。
这使得儿童餐业务面临一个尴尬境地:前期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最后的回报却可能与投入得不到正比。
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儿童餐厅,需要能够吸引“神兽们”乖乖坐下来吃饭。为了做到这一点,餐厅需要同时提供一系列配套的亲子服务、设施来“哄娃”。
这同样会加重企业的成本压力。以海底捞为例,从给儿童派发的玩具,到亲子游乐场地、相关设施的装修与运维均需要不小的一笔费用。额外增加的还有人力成本:乐园里照看孩子的专业陪护人员,也需要支付给相对其他店员更高的工资。
![]()
海底捞亲子活动区域,有工作人员在陪伴孩子游玩
不仅如此,做儿童餐饮可能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大众对儿童餐食的“食品安全敏感度”远超成人餐食,一次食品安全问题就可能将家长们对品牌的信任摧毁,“一夜回到解放前”。西贝的教训,为所有希望在这一赛道上有所发展的企业提了个醒。
说到底,谁最后能分到亲子消费市场的蛋糕,关键在于谁能率先建立起整个家庭对品牌的长期消费信任。毕竟,家长们的钱包,更愿意给让孩子吃得开心、吃得安心的品牌买单。
西贝的危机给了海底捞们一个窗口期的机会,但餐饮巨头们的“抢娃大战”,才刚刚开始。
封面及头图均为顾芗·AI制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