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谁都看得出来,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动作越来越强硬,气势汹汹,摆出一副随时要动手的架势。
可要说真就要大兵压境、直接开战?其实还真没那么简单。
![]()
8 月 10 日,阿雷阿萨搭乘专机抵达莫斯科,除常规外交议程外,转交马杜罗亲笔信是此行核心任务。据《华盛顿邮报》8 月 12 日援引美国国家安全局情报内容,信件详细列出委方军事需求:一是升级现有防空体系,委军 2010 年引进的俄制 S-300 系统因设备老化,对低空无人机的拦截率已降至 60%。
需中国提供数字化改造技术;二是开展军事人员培训,计划每年选派 500 名官兵赴华,学习反恐、海岸防御等科目;三是补充常规装备,以轻武器和军用车辆替换库存的美式老旧装备。信中特别提及深化 “北斗” 导航系统合作,希望中方协助建立地面增强站,提升委军装备定位精度。
![]()
这一请求背后是委内瑞拉持续升级的安全压力。7 月 18 日,美国财政部将委国家石油公司(PDVSA)20 家海外子公司纳入制裁,导致委原油出口收入环比下降 35%;8 月 5 日,美国 “福特” 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加勒比海,与哥伦比亚军方开展 “濒海突击” 演习,模拟登陆作战场景,被委军方解读为 “直接威慑”。委国防部长帕德里诺 8 月 9 日公开表示,“外部军事压力已威胁国家主权,寻求多方合作是必要防御措施”。
![]()
美方曝光,舆论风波骤起
美国情报部门选择在阿雷阿萨访俄期间披露信件内容,时机颇具针对性。8 月 12 日,《华盛顿邮报》以头版报道曝光信件核心内容,引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米丽・霍恩的表态称,“任何向委内瑞拉提供军事援助的行为,都将破坏美洲安全秩序,损害美国利益”。报道还刻意强调 “中委合作可能涉及敏感技术”,暗示中方存在 “打破地区平衡” 的风险。
![]()
美方随即采取外交施压。8 月 13 日,美国国务院紧急召见中国驻美公使,要求中方 “停止一切对委军事合作计划”,并威胁将对参与合作的中企实施制裁 —— 这并非首次,2024 年 11 月,美方曾以 “向委出口军用电子元件” 为由,制裁 3 家中国企业,冻结其在美资产。同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还向安理会提交报告,指控 “中俄伊向委提供援助可能加剧地区动荡”,但未获其他成员国支持。
俄罗斯、伊朗率先回应。8 月 14 日,俄外交部表态支持 “委内瑞拉维护主权的权利”,称将 “依法提供防御性装备”;伊朗外交部则指责美方 “干涉拉美国家内政”,宣布愿与委方扩大军事技术合作。此时,国际舆论的焦点全部集中在中国的立场上。
![]()
中方回应,立场清晰明确
8 月 15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作出明确回应:“中委军事合作符合国际法,目的是帮助委方提升自卫能力,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 这一表态包含三层关键信息:一是确认合作合法性,反驳美方 “破坏秩序” 的指控;二是界定合作性质为 “防御性”,排除进攻性装备输出;三是强调自主决策权,拒绝外部施压。
这一立场基于中委长期合作基础。自 2001 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委在能源领域已形成深度绑定,2024 年双边贸易额 180 亿美元中,原油贸易占比 72%;军事合作虽低调,但 2022 年中方曾为委方提供边防监控系统,2023 年协助改造 3 座军用机场跑道,均未引发争议。此次公开回应,被外界视为 “对美方单边制裁的明确反制”,也是中国首次就中委军事合作作出详细说明。
![]()
从双方协商结果看,中委军事合作聚焦三个务实领域,且严格限定在防御范畴。防空系统升级方面,中方将派遣技术团队赴委,更换 S-300 系统的雷达信号模块和火控软件,使低空目标探测距离从 15 公里提升至 30 公里,拦截响应时间缩短至 8 秒,同时兼容部分 “红旗 - 9” 导弹技术,未来可根据需求逐步整合中制装备。
![]()
人员培训采取 “双向交流” 模式。2025 年首批 200 名委军学员将于 11 月赴华,在解放军陆军、海军训练基地开展 3 个月实训;中方则派遣 30 人专家团队赴委,开展轻武器操作、战场急救培训。装备补给方面,中方计划出口 QBZ-191 突击步枪、CS/LR4 狙击步枪各 2000 支,以及 100 辆 “猛士” 越野车,均为防御性装备,未涉及坦克、导弹等重型武器。
资金支付方式也体现务实性。考虑到委方外汇短缺,双方约定以 “能源易货” 结算,委方每月向中方出口 100 万桶原油,抵扣合作款项,这一模式既规避美元结算限制,也保障合作可持续性。
![]()
平衡格局,对冲压力
对委内瑞拉而言,与中国合作打破了军事依赖单一化困境。此前委军 80% 装备来自俄罗斯,配件补给受俄方产能限制,引入中方技术后,装备维护周期缩短 40%,防御体系灵活性显著提升。帕德里诺 8 月 16 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委合作将帮助我们构建自主国防体系,减少外部干预风险”。
对中国而言,这是践行 “全球安全倡议” 的重要实践。通过防御性合作,既拓展了拉美外交空间,也打破美国对拉美安全事务的垄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8 月 17 日发布分析指出,“中委合作不针对第三方,符合拉美国家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需求,有助于平衡地区力量格局”。
![]()
结语
美方虽表态强硬,但未采取实质性反制。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委合作未涉及战略性武器,未触碰美方 “红线”;另一方面,美国当前战略重心在乌克兰和印太地区,对拉美事务的投入有限,难以同时应对多线压力。《纽约时报》8 月 18 日评论称,“美方对中委合作的反应更多是舆论施压,实际影响力正逐步下降”。
截至 8 月 20 日,中委已就防空系统升级方案达成共识,中方技术团队预计 9 月初赴委开展前期调研。这场围绕军事合作的风波,不仅展现了中委关系的务实基础,也凸显了国际格局中多极化趋势的深化 —— 各国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权利,正逐渐突破单边制裁与外部干预的束缚。
参考信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