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召开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听证会。核心议题只有一个:特朗普推出的全球关税政策是否还站得住脚。
就在听证会前几小时,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突然连续发声,言辞激烈地表示,如果这次失败了,美国可能会从世界强国的舞台跌落。他甚至用“美国的命运危在旦夕”来形容这场听证会的重要性。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急了。
![]()
而对中国来说,这场动静不小的听证会,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转折点。因为这场听证会的最终结果,很可能将影响中美贸易关系的下一步走向。
关税政策走到尽头,特朗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从特朗普今年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开始,美国国内关于特朗普时期关税政策的争议就从未停歇。尤其是随着经济放缓、通胀加剧,不少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都开始对这项政策表示反感。
有人觉得这项政策不但没能让美国制造业复苏,反倒抬高了原材料和商品的价格,压得人喘不过气。
而最高法院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介入,就是要明确这项政策是否真的符合宪法和程序。
![]()
也就是说,这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如果法院裁定这项政策不合法,那么特朗普不仅面子挂不住,背后还得处理一大堆烂摊子。
正因如此,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说道:
“如果我们赢了,我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安全的国家,遥遥领先。如果我们输了,我们的国家可能会沦为近乎第三世界的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社交平台上会表现得那么激动。
他知道,这场听证会如果结局不利,不只是影响到他过去的“政绩”,还可能直接影响他下一步的形象和信誉。
![]()
对中国来说,如果关税被取消,那就意味着中美之间的贸易压力会有所缓解。这场多年来反复拉锯的贸易战,或许终于能迎来一个暂时的喘息窗口。
而对于全球其他国家来说,这也意味着美国那种随意挥舞关税大棒的单边做法,开始受到制度性约束。
三重难题压顶,特朗普这一次真的输不起
如果最高法院最终裁定关税政策无效,对特朗普来说,麻烦才刚刚开始。
首先要面对的,是关税引发的一连串财政问题。过去几年,特朗普政府通过这项政策征收了大量关税,这些钱很多其实已经被用于补贴企业或者填补财政漏洞。如果现在被判不合法,退还这笔钱就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
![]()
但问题是,美国现在的财政状况并不好,政府部门早就因为预算问题陷入争执,一些基本开支都受到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还要想办法退还关税,财政压力无疑会再次爆表。这不仅是账面上的问题,更可能引发政治层面的连锁反应。
本来就不稳定的国会和政府关系,可能会因此更加紧绷。
第二个问题更麻烦,那就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地位会进一步巩固。尤其是在稀土、光伏、新能源等产业,中国的优势已经很明显。
而特朗普当初推出关税政策,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扩张。但如果现在这项政策失效,那美国就等于自断一臂。
特朗普失去了对中国施压的重要手段,而中国则能在更加开放的贸易环境下,继续推进自己的全球布局。
所以对于中国来说,自然是希望看到的一幕。
![]()
第三个问题是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问题。过去几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多个国家挥舞关税大棒,引发了广泛的不满。
现在如果这项政策被裁定不合规,那国际社会怎么看美国?那些曾被美国强行“收税”的国家,是否会要求赔偿或报复?而美国的盟友,也会对其在全球事务中的可信度产生怀疑。
这些问题堆在一起,几乎构成了一场综合性的危机。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次的“输不起”,不仅仅是政治口号,更是现实中的巨大风险。他要想继续在政坛保持影响力,就必须想办法应对这三座大山。
退无可退,特朗普试图通过俄罗斯寻求平衡
面对国内外的多重压力,特朗普开始在外交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最近几天,他对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他宣布不会再向乌克兰提供某些关键武器;另一方面,他在公开讲话中承认,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效果有限”,暗示可能会调整对俄政策。
这一系列动作,显然是有意向俄罗斯示好。
![]()
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如果在中美博弈上处于劣势,那么通过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或许可以在大国关系中找到新的平衡点。毕竟,俄罗斯在能源、资源和地缘政治方面依然有不小的影响力。
但问题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策略效果有限。俄罗斯是否愿意重新接近特朗普,还是个未知数。
而特朗普想通过这个方式来平衡对中国的失策,也未必能如愿。更何况,美国国内对俄罗斯的态度依然充满争议,特朗普的这一转向,很可能会引发新的政治争论。
欧洲和乌克兰方面已经对此表示不满,认为特朗普这是在背弃盟友。而在国际舞台上,这种摇摆不定的外交姿态,也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的战略稳定性。
对比之下,中国在过去几年始终保持清晰的对外政策逻辑,这种稳定性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
特朗普的举动,其实也从反面印证了一个现实:中国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已经有了足够的战略耐心和自信。无论是贸易、科技,还是外交,中国都在以自己的节奏稳步推进。而特朗普则显得越来越焦躁,越来越被动。
这场听证会的背后,是一场大国博弈的缩影
这次美国最高法院的听证会,看似是一起国内政策的纠纷,实际上却牵动着全球贸易、政治乃至地缘格局的走向。它是对特朗普过去政策的一次系统性反思,也是对美国未来方向的一次抉择。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机会。不是因为谁输谁赢,而是美国内部开始意识到,过去那种以强施压、单边行动的方式,正在失去效果。多边合作、规则导向的国际体系,正在重新赢得人心。
![]()
而对特朗普来说,这场听证会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政策本身,而关乎他的未来。他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个法律裁决,更是整个国际秩序对其执政方式的回应。
接下来的问题或许比听证会本身更值得思考:如果特朗普真的输了,美国会变成他说的那样吗?或者说,美国是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曾经的那份全球信任?
这场博弈还没结束,但棋局的重心,似乎已经悄悄地转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