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飞沈飞的6代机到“深度求索”的人工智能,从九三大阅兵到撞击小行星,从2024年12月到2025年9月,这也就才过去了短短10个月的时间,郭帆怎么着都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混成了全中国最倒霉催的人。白天想,夜里哭,做梦都在改剧本,结果梦里改完一觉醒来,却发现好不容易补上的天又塌了。
![]()
对于被广大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中国第一位古装科幻片导演”的郭帆郭导来说,他最近的日子可能过得有点煎熬。9月3日当天,已经有4天没发过微博的郭帆,突然一下子就更新了3条动态,这3条动态全都是和九三阅兵相关的:
表面上:“向祖国致敬!”内心戏:“行吧,国家都发展到这个份上?我改改剧本又何妨呢?”
![]()
转微博政务大V@江宁婆婆的评论:“郭帆导演此刻汗流浃背。”
郭帆描述自己看完九三阅兵的内心写照:先是欢呼打call、嘚瑟吹彩虹屁;再是努力、给力加油好好干;然后是阴阳怪气的微笑表情包;最后是跪下泪流满面的无可奈何。
![]()
郭帆这几条微博的互动数加起来已经有几十万了,此时此刻,所有吃瓜群众都看出来了:帆子的剧本又白改了。
为什么要说个“又”字呢?因为类似的暴击他自去年12月以来已经遭遇过不止一次:从去年12月末的沈阳、成都两地先后放飞的歼-50、歼-36两款6代价,到春晚上动态跳二人转的宇树科技机器人,从到由于“深度求索”开源狄熙客R1模型而引发的人工智能狂潮,再到震撼全世界的九三大阅兵,我们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看得郭帆喜上眉梢,焦虑在心。焦虑不为别的——国家发展太快,他的电影情节实现跟不上现实节奏了。剧本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回炉打磨,不然将来《流浪地球3》上映了大家都要笑话:让我来看看帆子这回又拍了什么老古董。
![]()
然而,郭帆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阅兵给他带来的那一点小震撼,仅仅是个开始。正当广大吃瓜群众还沉浸在九三阅兵的喜悦之中,无法自拔的时候,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近期召开的第3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平静地公布了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计划: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近地小行星,实施一次动能撞击的演示验证任务。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们要发射一个航天器,去太空中主动撞击一颗小行星,改变它的运行轨道。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如果说之前的阅兵只是让《流浪地球》里的那些“道具”梦想成真,那么这次,我们是直接把电影里拯救地球的核心剧情给搬到现实里来了。这下,郭帆的剧本恐怕不是“改改又何妨”的问题了,而是真的“天都塌了”,光靠小修小补可能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闹不好都需要推倒重来了。
哦,对了,顺便一提,在吴伟仁院士宣布这条消息的时候,央视的官微发了条动态#我国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完了还给它加上了一个热搜词条#一觉醒来郭帆白改了#。
![]()
而在5个月以前,在当时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76次学术讨论会上,吴伟仁院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介绍防御小行星撞击技术的时候,也提到了郭帆的《流浪地球》:
“我也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艺术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但一些情节还是有科学根据的。”
吴老这话说得比较委婉,翻译一下,意思就是:帆子你的想象力不够,都赶不上我们现在规划的科研项目了,剧本打回去重改吧,不然球3拍出来就没法看了。
![]()
所谓的“炸”小行星,并非是像好莱坞电影《天地大冲撞》里演的那样,用核弹将目标炸得粉碎。据吴伟仁院士的介绍,我们的整个任务将采用一种极为精妙的“伴飞+撞击+伴飞”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会同时发射一个观测器和一个撞击器。
观测器会提前抵达目标小行星附近,对小行星进行详细的抵近观测,全面掌握它的质量、结构、自转状态、运行轨道等关键参数,为后续的撞击提供最精确的数据支持。
在完成侦察后,撞击器将以极高的相对速度,按照预定角度,精准地撞向小行星。这一撞不是要将其直接摧毁,而是像打台球一样,通过传递动量,巧妙地改变它的轨道,使其偏离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危险路径。
最后,先期抵达的观测器,以及地球上的各种天文望远镜,将组成一个天地联合观测网络,实时监测撞击后小行星的轨道变化、形态改变以及撞击产生的溅射物,从而对这次“宇宙交通事故”的效果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估。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吴伟仁院士还为这次任务定了个12字方针:撞得准、推得动、评得出、说得清。
![]()
最近我们在九三大阅兵上不是展出了包括东风-61和东风-5C在内的各种大杀器吗?最近我群聊里的沙雕群友都在围绕着这些洲际导弹疯狂玩梗,说它们25马赫以上的大气层再入速度已经超越奥特曼了。照这节奏下去,我们真把小行星给打了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还有群友用奥特曼里赛特队的名言改了个段子,专门用来调侃这次的防御小行星撞击人物:
“竟然敢侵略地球?器张的家伙!他是不知道地球上有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守卫着吗?真是一群宇宙乡巴佬。”
![]()
当然,除了小行星这样的天外不速之客之外,类似这样的威胁目标在地球上其实也有不少,比如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朋友的“民兵”“三叉戟”系列洲际导弹,比如来自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印度朋友的“烈火”系列弹道导弹。
以今时今日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旦中国掌握了对付小行星的技术,假以时日,用来招呼一下美印等国的弹道导弹甚至高超音速导弹,大概也不是什么难题。此次九三阅兵上展示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都已经更新到红旗-29了,照这节奏下去,没准4年之后我们就连看到红旗-39甚至是红旗-49了。
![]()
不管怎么说吧,总之郭帆你先别睡了,赶快起来改剧本吧。你再这么磨蹭下去,我怕球3还没开机,国家航天局就先给你剧透大结局了。加油啊,小伙子!因为给你的时间,真的不!多!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