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迎着风,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流下来。这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原因。迎风流泪主要分两种情况,即生理性反射和病理性因素。了解这些情况,才能更好地应对。接下来,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眼科医师将为您详细分析这两种情况。
生理性迎风流泪
冷风如同一个“刺激源”,当它刺激眼表神经时,泪腺会反射性地分泌更多泪液。这就好比眼睛突然遭遇紧急情况,开启了“应急产泪”模式。然而,泪道排出泪液的能力有限。当分泌的泪液超出其排出能力,眼泪便会夺眶而出。很多人冬天出门时流泪,大多属于这种情况。一旦进入温暖的室内,冷风刺激消失,眼睛的“应急状态”解除,流泪症状通常在10-15分钟内就会缓解,且身体无其他不适。
对于这种生理性的迎风流泪,防护是关键。外出时,戴上防风护目镜或宽檐帽,能直接阻隔冷风对眼表的刺激,如同给眼睛穿上了一层“防护衣”。如果眼干伴随流泪,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它能保持眼表湿润,减少反射性产泪,让眼睛更舒适。
病理性迎风流泪
![]()
与生理性迎风流泪不同,病理性迎风流泪由眼疾引发,本质是“排泪通道堵塞”。泪道狭窄或堵塞,就好比河道变窄或被堵,泪液无法顺畅排出,便会溢出眼眶。此时需就医,通过“泪道冲洗”明确堵塞程度。轻度堵塞可通过冲洗疏通,如同疏通堵塞的下水道;严重堵塞则可能需要激光或手术治疗。
干眼症也是常见病因之一。除使用人工泪液外,医生还可能建议佩戴湿房镜,它能减少泪液蒸发,为眼睛营造一个相对湿润的小环境。慢性结膜炎也不容忽视,它可能是细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不同感染类型,治疗方法不同,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类眼药水,病毒感染则需抗病毒治疗。所以,千万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自查清单
![]()
我们可以从发作场景和持续时间两方面进行自查。若仅在户外遇冷风或强光时流泪,进入室内后很快缓解,且无其他不适,大多是生理性的;若室内也频繁流泪,或遇微风、情绪波动就发作,大概率是病理性的,比如泪道堵塞、干眼症等。从持续时间看,生理性多为短期,如冬季冷空气频繁时出现,天气转暖后就会消失;病理性则会持续超2周,症状不仅不缓解,还会加重。
迎风流泪虽常见,但不可掉以轻心。若自查后怀疑是病理性的,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让专业医生诊断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