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洒遍大地,情谊跨越山海相连。尽管11月的内蒙古已带着几分寒意,广东仍留存着秋日的温润,但空间与气候的差异,丝毫挡不住两校师生共叙民族情的热忱。11月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胜利街小学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以“跨越山海手拉手 同心共筑民族情” 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友好学校共建活动。两校师生通过云端连线、书信传情等多种形式,打破地域阻隔,在文化交融中厚植民族情谊,共同奏响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
![]()
活动前期,两校德育处精心策划“传书信・童心连”书信传递活动,为两校学生搭建起一对一的交流桥梁。根据年级特点与兴趣爱好,学校为学生精准匹配 “手拉手伙伴”,并制定详细的《书信交流指引》,引导学生从家乡特色、校园生活、个人心愿三个方向分享见闻与心声。胜利街小学的同学们在信中描绘了辽阔的草原风光、热闹的那达慕大会、香甜的奶食品,附上了蒙古包手绘与自画像;龙华中心小学的学子则热情介绍了深圳市民中心、深圳湾等城市地标,分享了肠粉、烧腊等岭南美食,以及科技社团的趣味活动。书信经班主任审核、学校汇总后,通过邮递跨越千里送达对方手中,字里行间满是童真与真诚,成为两校学生了解彼此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万众期待的“手拉手・民族情”线上互动仪式上,两校领导、教师代表、结对学生代表及全体师生通过腾讯会议云端相聚,共同见证这一温馨时刻。仪式在主持人的精彩开场中拉开序幕,参会嘉宾逐一亮相,瞬间拉近了两校的距离。随后,精心制作的家乡与校园介绍视频精彩呈现,小讲解员们绘声绘色的解说,让草原文化的雄浑与深圳多元文化的活力直观展现,赢得线上阵阵点赞。
![]()
两校领导在致辞中均表示,此次共建活动是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实践,希望以活动为契机,促进两校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让 “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最受期待的“拆封山海信” 环节,4名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代表依次分享了书信中的暖心内容,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随后,学生代表们在线上同画一幅民族团结主题画作,镜头定格的合影画面,象征着两校情谊跨越山海、紧密相连。
![]()
仪式现场,友好互动的氛围愈发浓厚。胜利街小学先向龙华中心小学师生代表赠送了呼和浩特特色文创“烧麦”,以地域文化符号传递深厚情谊;而龙华中心小学也带来了精心准备的回礼——印有深圳市民中心、深圳湾大桥等城市地标的金属冰箱贴,将“深圳印记”定格其中,让胜利街小学的师生透过这份小巧的礼物,更直观地感受深圳的城市魅力,双方以“礼”传情,让山海情谊在双向奔赴中愈发深厚。“云端共品烧麦”环节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两校师生同步品尝各具特色的烧麦,学生代表详细讲解了背后的民族饮食文化与制作习俗,烟火气中凝聚着民族温情。马头琴社团《白马》、《我和我的祖国》悠扬响起,琴音流淌间勾勒出草原的壮美风光,为活动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紧接着,两校音乐社团成员携手带来云端合唱,嘹亮的歌声、默契的配合,唱响了民族团结的时代华章。
![]()
此次共建活动不仅让两校情谊再上新台阶,更催生了教育合作的新契机。活动期间,广东省李晓桃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特别向胜利街小学发出邀请,希望学校选派一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参与工作室的交流培训活动,通过师资互动、经验共享,助力两校少先队工作协同发展,为民族团结教育注入更多专业力量。
![]()
此次共建活动以文化为纽带,以交流为桥梁,不仅让两校学生深入了解了彼此的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拓宽了文化视野,更在互动合作中培养了沟通协作能力,增进了民族情感。下一步,两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友好合作,积极响应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交流邀请,探索更多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各民族一家亲” 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茁壮成长,共同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教育力量。
来源:香港文汇网(记者 王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