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没有高深的术语,只有能落地的中医智慧
乡间无杂草,识得都是宝。这话用在蒲公英身上,再贴切不过。这种我们小时候在野外挖的野菜,它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蒲公英天生具有清肝火的能力,它最经典的用法之一,就是清火、明目,因为肝开窍于目,肝火会直接攻击眼睛,蒲公英不仅消灭局部的火气,还能疏泄肝气,气堵久了也会生热。
蒲公英本身有很强的生发之性,与肝脏的疏泄功能非常地契合,所以它既能扑灭已经形成的火,又能解决产生火的根源,真正的实现釜底抽薪。
现代人大多用眼过度,眼疾几乎成为了一种时代病。当我们感到眼睛干涩发红,分泌物增多,在现代医学里常常被诊断为结膜炎,蒲公英就能派上用场。它不仅容易得到,而且价格低廉,甚至不需要花钱。
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称赞它:“治眼疾如此神效。”
1、 以蒲公英的提取物制作成中成药叫蒲公英颗粒/蒲公英片。
这个药的功效完全基于蒲公英的药性,虽然成分单一,但能集中药力直攻病所。中医有一个词药简力专,就是专门用来形容这一类药的。因为针对的多是急性问题,通常在1-3天就会有明显效果。
在这期间,症状消失,就可以停药,症状有所减轻,可以继续服用,但最长不要超过7天。
2、干蒲公英10克,带根、茎、叶、花最好,水煎取汁,放至温热,用无菌纱布浸透药汁,敷在眼睛上,10-15分钟后取下,每天可以敷2-3次。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记载了用“一味蒲公英汤”治眼疾的经验,书中写道:“治眼疾肿疼,或胬肉遮睛,或赤脉络目,或目睛胀疼...鲜蒲公英四两(根叶茎花皆用,花开残者去之,如无鲜者可用干者二两代之),煎汤两大碗,温服一碗,余一碗乘热熏洗。”
这种局部给药的方式,不经过消化道,直接作用于患处,如同冷水浇在热炭上,能快速起效。
此法对麦粒肿、疖、痈、痘痘、乳腺炎亦有效,当皮肤表面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外敷优势明显。
当然我们也可以按照上面的剂量,为自己泡一杯清新的蒲公英茶。
尽管有些文献记载它,清热但不伤胃,原话为“泻火又不损土”“其气甚平”,就是说蒲公英药性平和,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仍可能引起不适,稳妥起见,最好配上姜枣水,中和一下它的寒性,保护脾胃。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温暖中医,原创文章,版权归温暖中医所有,侵权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