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从喀麦隆的特色服饰,到巴基斯坦记者展示的“中国制造”,进博会新闻中心宛如一个微缩的“地球村”,各国记者在此汇聚、交流,他们的观察与讲述,都有这样一个共同话题:中国开放之门,正越开越大。
“今年再次设立国家展位,期待借此机会寻找更多贸易与投资合作。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为我们这样的国家提供了宝贵平台。”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记者雅奈·马杰林开心地表示,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中方长期给予我们重要支持,例如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医疗船来巴布亚新几内亚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多年来更是在医疗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援助,“我们珍视与中方自1976年以来的合作,期待未来能继续深化伙伴关系,共创更多发展机遇。”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记者雅奈·马杰林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牛宏超摄
在进博会新闻中心,一身醒目的喀麦隆传统服饰让记者克里斯蒂安·布伦德尔·翁加比亚格外引人注目。他一大早就开启了跨国直播,激动地对着镜头说:“中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这里充满了共享的机遇!”他坦言,此行的目的不仅是报道,更是为了学习,“既能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运作方式,也能与全球各地的经济界人士交流。来到这里,让我们对全球经济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我要把中国的开放机遇带回喀麦隆。”
“这是世界连接中国的机会,也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机遇。”巴基斯坦记者丹尼斯·穆拉德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感慨,“看看我们身边,巴基斯坦市场上超过70%的产品来自中国。它们质量可靠,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仅是中国制造的成就,更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的体现。”
来自格鲁吉亚的记者塔穆娜·加兹德利亚尼虽是首次参会,却深感不虚此行。“进博会无疑是加强格中两国关系的绝佳平台,”她认为,中国所展现的包容性为所有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创造了灵活而开放的空间。
“很高兴能参与本届进博会,了解各国的展示与博览会理念,也特别关注我的国家将以何种形式呈现。”谈到进博会,斯洛文尼亚记者莫伊察·皮塞克表示,“我认为当前全球范围内推动多领域经济合作非常重要,中国以如此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搭建这一平台,对各国都是重要机遇。我期待在展会上看到更多创新的交流方式,助力众多企业迈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我期待进博会能在进出口商之间建立稳固的双边业务关系,从而助力全球经济发展。包容性至关重要,每个国家都应有机会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系。”泰国记者查丽莎·素可伊说,“我想用中文表达我的感受:‘我爱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