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晚11点44分,南京的夜色还未散尽,国锦赛的16强名单率先点亮了球迷们的朋友圈。这一夜,中国军团带来了久违的振奋:五人晋级,阵容强大,势头凶猛。斯诺克的绿茵战场,从来不缺惊喜,但能在家门口看着自家选手轮番上阵,一场接一场打出气势,才是最让人热血的事。
![]()
这届国锦赛,中国选手从32强到16强的过程,简直像是一场群英会。9位中国球员杀进32强,结果三组是“内战”,注定有人要提前告别。外战一共三组,最终赢下两组。总体算下来,五人成功晋级16强,这个成绩在过去几年的大型赛事中,已经算得上漂亮。
第一个带来好消息的是斯佳辉。他的那场6比0,可以说是整轮比赛里最让人看得过瘾的一场。对手加里·威尔逊可不是泛泛之辈,排名还在他之上,可斯佳辉偏偏就打出了碾压的气势。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少年上场,心无旁骛,击球干净利落,连空气都被震得清脆。加里那一边,越打越懵,手感、运气全不在自己这边,网友调侃说他“高级打工仔”,忙活一整场却毫无产出。赢得干净利落,斯佳辉用最短的时间成为第一位晋级16强的球员,也给中国军团开了个好头。
![]()
紧接着传来捷报的是吴宜泽。他的对手是张安达,这一场是妥妥的中国内战。前半段比赛节奏缓慢,张安达先入状态,手感比吴宜泽更稳,几乎掌握了比赛的节奏。可到了中场休息回来,场上的气氛突然变了。吴宜泽像是开了挂,一下子进入“超神模式”,连轰三杆破百,把现场观众都打得有点懵。那种节奏的转换,就像有人一脚踩下了油门,张安达再也追不上。虽然他后来奋力挽救一个赛点,但吴宜泽稳扎稳打,以6比3收下胜利,硬是从被动变主动。这种能瞬间爆发的球员,总能让人看到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是赵心童的比赛,这场球简直可以用“心跳”来形容。对阵雷佩凡,本就是一场看点十足的对决。赵心童一度领先,气势很足,但雷佩凡这边也不怯,硬是把比分追上,并且反超,率先拿到赛点。那一刻,场边观众都替赵心童捏了一把汗。可偏偏他在最危险的时候冷静下来,防守严密得像堵墙,攻势一波接一波。最后连赢两局,6比5完成逆转。这种比赛最考验心态,而赵心童用一场硬仗告诉所有人,他的信心和耐性回来了。新赛季他一直没能突破16强的瓶颈,这次终于看到曙光。
![]()
丁俊晖的比赛,则是一场从“轻松”到“惊险”的过山车。开局4比0的比分,看上去就像一场表演赛。中场休息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丁俊晖会6比1轻松拿下。可斯诺克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测。海菲尔德休息回来之后突然状态回升,丁俊晖稍一松懈,比分就被拉到了4比5。那一刻观众席的气氛几乎凝固,大家都怕会出现翻盘。幸好丁俊晖稳住了心态,第10局精准出手,6比4结束比赛。他那一抹微笑,更多是一种释然。对于老将来说,赢球固然重要,但如何稳住自己不被比赛节奏牵着走,更是一种修行。
而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小将江俊。2005年出生,今年才20岁。第一次站上国锦赛正赛舞台,就连续爆冷。资格赛6比4击败龙泽煌,正赛首轮又以6比2淘汰世界排名第17的韦克林。那种年轻的冲劲和敢打敢拼的气势,让人看到了中国斯诺克的未来。第二轮对阵国强,比赛打得胶着,两人你一杆我一杆,硬是拼到了决胜局。最后一局江俊没有怯场,顶住压力,一杆锁定胜局。6比5晋级,观众席上爆出一片掌声。这个名字,或许很快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
![]()
当然,也有遗憾。袁思俊面对罗伯逊时,虽然打出了几局高质量的防守,但总体节奏被对方压制,最终3比6惜败出局。外战三组赢下两组,算下来中国队整体表现还是相当亮眼。
16强出炉之后,签表也随之公布。下午场和晚场各四组对决,阵容豪华得让人不舍得眨眼。下午两点半,霍金斯对利索夫斯基、麦克吉尔对塞尔比、斯佳辉对赵心童、特鲁姆普对吴宜泽——这几场几乎都带着故事线。尤其是斯佳辉对赵心童,国手之间的内战,青春和经验的碰撞,谁赢谁输都不好说。晚上七点半的场次同样精彩:罗伯逊对舒尔第、唐纳森对希金斯、江俊对马奎尔、丁俊晖对墨菲。
![]()
有人说,这一轮的对阵,像是一场时代交替的预演。80后五虎——塞尔比、希金斯、特鲁姆普、墨菲、罗伯逊——依旧在坚守,他们的控场力、稳定性依旧在线。而另一边,中国年轻一代正崛起,敢打敢拼,不再畏惧“老资格”的名字。从斯佳辉到江俊,他们身上那股初生牛犊的冲劲,正是斯诺克这项优雅运动里最难得的激情。
现在看这16强,简直是一个群星闪耀的舞台。丁俊晖依旧是中国的精神领袖,他的沉稳和韧劲,是所有后辈最好的榜样。赵心童、吴宜泽、斯佳辉、江俊,这四个名字,代表了中国斯诺克的现在与未来。而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成长的洗礼。
![]()
或许在接下来的比赛里,还有人会倒下,也会有人继续挺进。但无论结果如何,这次国锦赛,中国军团已经打出了气势。那种久违的团魂,那种看得见的竞争力,正在回归。球迷们最期待的,不只是冠军,而是那种一个个年轻球员从黑暗里打出光的瞬间。
谁能笑到最后?是经验老道的80后五虎,还是后浪滔滔的中国新生代?没人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个十一月的南京夜,会被一杆又一杆的清脆击球声点燃。那一刻,所有人都在等,等一个中国选手再一次站上最高领奖台,用球杆证明:新时代,真的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