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一句“中国芯片无力还手”,背后实际是万亿美元的豪赌?
“如果我们想扼杀中国芯片,中国企业毫无还手之力。”2025年9月,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接受采访时的一句断言,在全球科技界掀起滔天巨浪。
![]()
他毫不留情地指出,美国、荷兰、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控制着半导体关键环节,若决定阻断,中国大陆将束手无策。
张忠谋不是普通的企业家,他创立的台积电是全球芯片制造的绝对霸主。他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半导体发展史。
1952年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53年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在半导体行业崭露头角。1987年,他看中台湾的制造业基础和位置优势,创办台积电,开创了晶圆代工这一全新模式。
![]()
张忠谋一直把台积电定位成全球企业,用英文办公,强调国际化。他公开自称是美国人,从1962年入籍起就是了。
在2023年8月的一次访谈中,他直言支持美国及其盟友在半导体上限制中国大陆发展,并坚信中国大陆成为半导体霸主的机会很小。
而张忠谋的言论源自他对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刻理解。这个产业链复杂无比,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设备,全链条上西方国家确实占据优势。
![]()
美国从2020年起就开始出口管制,禁售先进设备给中国企业。荷兰的ASML是光刻机老大,美国施压不卖EUV机给中国。
结果,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卡在7nm左右,用DUV机加多重图案化勉强实现等效7nm,但良率低,成本高。误差积累到6阶时,对准精度能掉到8.4%,这对芯片来说是灾难。
纵然张忠谋是半导体领域的“专家”,但如今中国半导体市场的规模,可不是张忠谋随便上下嘴皮一动就可以。
![]()
中国大陆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占比从2015年的19%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35%以上,8年时间几乎翻了一倍,这种增速在全球芯片产业史上实属罕见。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讽刺指出,美国的封锁反而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催化剂”。在“断供”压力下,中国选择了多元化技术路线,不只盯着最先进制程,而是建立从设计、制造、封测到设备材料的全面布局。
而华为的逆势崛起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被制裁后,华为芯片遭遇断供,手机业务一度濒临崩溃。
![]()
然而华为没有坐以待毙,转向自主研发,推出麒麟芯片,采用中芯国际的7纳米工艺。
2025年,华为Ascend AI芯片产量翻倍,2026年计划生产60万片,帮助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公司缓解瓶颈。而中芯国际也在推进5纳米工艺开发,预计2025年底完成,尽管没有EUV设备,但依靠国产设备和优化工艺持续前进。
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已占全球34%,2024年销售额达1.35万亿元。而这个庞大的市场正成为国产芯片发展的关键。
![]()
此外国产替代已经进入“量价齐升”阶段。2025年上半年,国产刻蚀机在成熟制程(28纳米及以上)的市占率已经从2024年的25%提升至35%。
更不必说还有Deepseek等AI模型的问世,显然中国的能力正在合力在半导体领域撕开被封锁的口子。
但有一点张忠谋没说错,全球半导体产业已被政治化,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但显然他忽略了,如今是中国占据主导权!
![]()
紧接着10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加强稀土出口控制,针对稀土矿采选技术和产品实施许可出口制度。
而这一反制措施直击美国芯片和军工产业的软肋,毕竟全球9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
更别说台积电,单是制造芯片的硅晶圆需要表面绝对平整,其中一道关键抛光工序依赖于含有稀土 “铈”的抛光液,若供应受限,将影响扩产计划,先进制程(如3nm、5nm)的产能扩张可能受阻。光刻机等核心设备的获取和运行也会受限。
![]()
此外依赖台积电代工的苹果、英伟达、AMD等巨头将面临芯片断供风险,可能引发消费电子、AI等领域的产品延迟与价格上涨。
只得说曾经断言中国无能为力的张忠谋,如今目睹着中国大陆芯片产能从2015年占全球19%跃升至35%以上。
而至于是谁压迫谁令其无能为力,如今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