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棋盘上,中美关税攻防战又现新变数。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一纸公告,将这场持续数年的经贸博弈推向新阶段——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这记看似温和的棋步,实则暗藏玄机,折射出两大经济体在贸易摩擦中的战略算计与利益权衡。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 暂停加征:以退为进的“太极推手”
中国选择在此时调整关税政策,绝非偶然。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中美双方已互征数百亿美元关税,形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僵持局面。此次暂停24%加征关税,表面看是让步,实则是精准的战术调整。
![]()
从经济层面看,中国此举旨在为国内企业减压。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持续升级,中国制造业面临成本上升与供应链断裂的双重压力。暂停部分关税加征,可降低进口原材料成本,缓解企业负担,为产业升级争取时间窗口。
![]()
从战略层面看,这是对美方“极限施压”策略的反制。美国近年来频繁挥舞关税大棒,试图迫使中国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问题上让步。中国选择“以柔克刚”,通过暂停加征关税展现谈判诚意,同时保留10%税率作为底线,既避免全面妥协的软弱形象,又为后续谈判保留筹码。
![]()
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恰似太极拳中的“推手”——看似后退,实则借力打力,将对手的攻势转化为自身调整的空间。
二、 美国算盘:通胀压力下的务实选择
中国调整关税政策,美国反应耐人寻味。白宫声明称“欢迎中方举措”,但强调“将继续监控中国贸易行为”。这种“欢迎但警惕”的矛盾态度,暴露出美国当前的战略困境。
![]()
从国内政治看,通胀已成为特朗普政府最棘手的难题。2025年美国CPI同比涨幅仍维持在4%以上,食品、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对华加征关税推高进口商品成本,加剧国内通胀压力。暂停部分关税加征,可缓解物价上涨,为民主党中期选举争取选民支持。
![]()
从国际战略看,美国正面临“遏制中国”与“维持霸权”的两难。一方面,华盛顿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试图通过贸易战削弱中国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度居高不下。2025年1-9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达2800亿美元,占其全球逆差总额的35%。完全脱钩断链,既不现实,也代价高昂。
美国的选择,实则是“既要遏制中国,又不得不与中国做生意”的矛盾心态的体现。暂停部分关税加征,是这种矛盾下的务实妥协。
三、 经贸博弈:从“阵地战”到“持久战”
中美关税攻防战,已从最初的“阵地战”转向“持久战”。双方都不再追求“速胜”,而是通过政策调整试探对方底线,争夺长期战略优势。
![]()
中国策略的核心是“稳中求进”。通过暂停部分关税加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同时,保留10%加征税率,防止美方得寸进尺。这种“有原则的灵活”,既展现大国担当,又维护核心利益。
![]()
美国策略则充满矛盾。一方面,通过“芯片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手段,试图重建“去中国化”产业链;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中国商品平抑通胀。这种“既要又要”的贪婪,导致其政策摇摆不定,难以形成连贯战略。
这场持久战的胜负,将取决于谁能更高效地实现产业升级,谁能更有效地整合全球资源。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日益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美国则掌握金融霸权、科技领先优势和盟友体系。双方各有短板,也各有王牌。
四、 全球视角:关税战的“外溢效应”
中美关税博弈,早已超越双边范畴,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灰犀牛”。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已从2021年的10.8%放缓至3.5%,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是主要拖累因素。
![]()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中美关税战带来双重冲击。一方面,全球产业链重构导致投资分散,部分国家可能承接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剧全球经济碎片化,增加发展成本。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虽短期受益,但长期面临“夹缝中求生存”的挑战。
对发达国家而言,通胀压力与产业空心化问题加剧。欧洲、日本等经济体因中美关税战陷入“选边站”困境,既要维护跨大西洋联盟,又不愿放弃中国市场。这种左右为难,削弱了其战略自主性。
![]()
全球产业链正经历“去中心化”与“区域化”双重趋势。中美作为两大产业链枢纽,其关税政策调整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中国暂停部分关税加征,客观上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注入确定性,展现大国责任。
五、 未来展望:从“关税战”到“规则战”
中美关税博弈的下一阶段,将从“贸易量争夺”转向“规则制定权争夺”。双方都将加大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标准制定投入,试图塑造未来产业规则。
中国策略将聚焦“双循环”与“高水平开放”。通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降低对外部市场依赖;同时,通过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提升规则制定能力。
![]()
美国策略则可能转向“联盟围堵”与“技术封锁”。通过强化“印太经济框架”(IPEF)、拉拢欧盟等手段,构建排除中国的产业链联盟;同时,扩大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试图维持科技领先优势。
这场规则战的结果,将决定21世纪全球经济秩序的走向。中国若能成功推动规则“包容性改革”,将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美国若坚持“排他性规则”,则可能加速全球经济分裂,最终损害自身利益。
中美关税棋局,远未到终局。暂停24%加征关税,是中国在复杂博弈中的一步妙手——既展现谈判诚意,又坚守底线原则;既缓解国内压力,又影响全球预期。这场博弈的最终胜负,不取决于一时的关税调整,而取决于谁能更高效地实现产业升级,谁能更有效地整合全球资源,谁能更负责任地塑造规则体系。
![]()
历史告诉我们,大国博弈从无“速胜”可能。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其关系走向将深刻影响人类命运。暂停部分关税加征,或许只是漫长博弈中的一个短暂停歇,但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正在悄然重塑21世纪的世界经济版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