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日,宋疃镇和村社区苹果种植园迎来丰收季,园内果树排列整齐、红果满枝,果农采收分拣忙,丰收氛围浓厚。作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村苹果”已斩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全镇苹果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优质苹果4000万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小苹果”真正长成了带动群众增收的“金果果”。
![]()
果农采收分拣忙,丰收氛围浓厚。
近年来,宋疃镇锚定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三措并举推动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效益好”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品牌引领,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依托“和村苹果”品牌,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建设标准化苹果种植园,精准引进烟富8号、维纳斯黄金等优质新品种,全面推广矮化密植栽培与滴灌节水技术。去年挂果期,园内优品果每斤售价达5元,较老果园普通红富士高1元多,盛果期亩产超5000斤、每亩净利润至少1万元,示范效应显著。
坚持要素赋能,激活产业内生新动能。创新推出“共富合伙人”机制,通过召开产业圆桌会议,联动多方破解产业难题;推出“苹果贷”缓解果农融资压力。在政策与效益带动下,果农转型积极性高涨,魏恒新等种植户带头改良果园、嫁接新品,目前全镇苹果种植更新面积超1000亩。
![]()
果农采收分拣忙,丰收氛围浓厚。
坚持链式延伸,打造产业增值产业链。牵头支持和村社区建成集储藏、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果蔬保鲜库,将苹果销售期延长至春节前后,破解“储存难、价波动”难题;同步规划苹果深加工项目,打造“果园+景点+体验”业态,拓展产业空间。
下一步,宋疃镇将持续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和村苹果”向品牌化、链条化、多元化深度发展,让“红苹果”结出更大“致富果”,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提供坚实产业支撑。(冯树风 刘敏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