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绝望宣言背后的血色现实
“我宁可死在俄乌前线,也不愿留在印度军队。”2025年,一位印度青年的访谈原话刺痛世人;同年10月,印度媒体陆续曝光留学生被“套路”赴俄参战事件——至少126名印度人加入俄军,多人已在顿涅茨克的炮火中丧生,遗体至今无法运回,这分明是场由体制性绝望催生的人道悲剧。
![]()
军营异化铁饭碗变临时工驿站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印度军营的彻底异化。2022年推出的“阿格尼帕特计划”把士兵服役期从15年砍到4年,只有25%能转正留下,剩下的75%既没养老金也没编制,军营从“铁饭碗”变成“临时工驿站”。
计划刚出台就引爆全国青年暴动——凭什么辛苦训练几年,最后连正式军人的门槛都摸不到?当国内连“兵”都当不稳时,俄乌前线中介嘴里的“高薪低门槛”,反倒成了走投无路时的“出路”。
![]()
战争外衣下的人口贩卖
这时候,嗅觉敏锐的灰色中介就盯上了这些走投无路的年轻人。他们在YouTube上找些网红拍视频,把“赴俄参战”包装成“战地移民计划”,说是什么“边工作边拿身份的快速通道”,开出“月薪十万卢比、包住宿、战后给俄罗斯绿卡”的诱饵,专门锁定旁遮普邦、比哈尔邦这些失业率高的地方。
年轻人被高薪和绿卡冲昏头脑,背着家人偷偷报名,中介就带着他们走迪拜、新加坡这些第三国中转,绕开印度海关检查。
![]()
等落地俄罗斯才发现不对劲,护照被当场没收,直接拉到顿巴斯前线,连基本的战术训练都没有就推上战场。
19岁的旁遮普青年出发前还跟妈妈说要赚大钱买金耳环,现在要么失联,要么就成了顿涅茨克战场上无人认领的遗体。
三重绞杀下的结构性窒息
这些被中介盯上的年轻人,其实早就被教育、就业和种姓三条绳索勒得喘不过气。印度的教育内卷到什么程度?印度理工学院录取率常年不足1%,比哈佛还难考,可就算挤破头考上普通大学,毕业即失业也是常态——2024年数据显示,15岁至29岁青年在失业劳动力里占了83%,20岁到24岁群体失业率更是飙到42.8%。
![]()
你在德里街头随便抓个穿校服的孩子问,他都能背出"好好读书找好工作"的老话,可真到毕业那天才发现,满大街都是拿着学位证打零工的大学生,连奶茶店收银台都排着硕士简历。
就业市场早就成了死水,种姓制度又在这潭死水里扔下巨石。低种姓青年就算成绩再好、再能吃苦,去应聘时只要姓氏暴露,面试官眼神立马变了——好公司的岗位早被高种姓子弟内定,留给他们的只有建筑工地日结、纺织厂三班倒这种累到断腰还没社保的活儿。
有个叫拉朱的小伙子,旁遮普农村出来的,打零工攒钱报了计算机培训班,证书考了一沓,结果去软件公司面试时,HR看他报名表上的"首陀罗"标注,直接说"我们这里不招临时工"。他后来跟老乡说:"我这辈子最努力的事,就是证明努力没用。"
![]()
他们不缺努力,缺的是哪怕一条能看到头的路——当读书、工作、甚至活着都成了奢望,那些中介嘴里的"战地高薪",才会像救命稻草一样被死死抓住。
当被问"为啥宁愿给俄罗斯打仗,也不愿穿印度军装",这些年轻人往往低头苦笑:"不是不想,是真的不能也不敢。"国家给不了公平的上升赛道,连最基本的安全和尊严都保障不了——在本地打零工被老板欠薪没人管,考个公务员岗位被高种姓子弟顶替没处说理,连去警局报案都可能被警察当"低等人"呵斥。
军营更别提了,"阿格尼帕特"计划把人当耗材用,4年干满就踢走,连退休金都没有,凭什么让人卖命?慢慢的,"爱国心"早就被这些事磨没了。他们不是要背叛谁,只是在两条烂路里选了条看起来能活命的——被制度一步步推开后,去俄乌前线赌命,不过是最现实的求生本能。
![]()
制度黑洞难填补悲剧再上演
莫迪政府不是没动作,外交斡旋接回几十个人,警察也抓了几个中介头目,但就业岗位没增加,“阿格尼帕特”计划也没改,大学生毕业还是只能去开网约车。
2025年5月最新数据,15到24岁青年失业率还是18.3%,跟去年差不多。
只要国内还是没出路,中介换个马甲还能继续骗,那些在农村连饭都吃不饱的年轻人,照样会被“月薪十万卢比”的广告勾走——毕竟,饿死和战死,对他们来说有时候没太大区别。
![]()
结构性撕裂下的代际牺牲
“我宁可死在俄乌前线,也不愿留在印度军队”——这句话听着疯狂,却是印度年轻人被逼到墙角的实话。他们不是真的想去打仗,有的是被中介骗了,以为能赚大钱,有的是觉得在国内找不到工作,烂在贫民窟里更绝望,才去前线赌命。说到底,都是被制度一步步推到绝路上的——要么死在异国他乡的炮火里,要么困在国内的烂泥潭里,怎么选都是输。
![]()
教育、就业、军队、公平……这些本该托住年轻人的东西,现在全成了把他们往下拽的手。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年轻人逼到这个份上,让他们觉得给外国打仗都比留在国内有希望,这已经不是哪个人的问题了,是整个社会的结构都烂透了。
现在旁遮普农村还有母亲在卖地凑钱,想把儿子从俄罗斯战场赎回来,而新的YouTube征兵视频还在推送,说什么“月薪翻倍,包吃包住”。只要这些坑还在,就总会有填不完的年轻人掉进去。
这根本不是牺牲,是一代人被白白扔进去填制度的窟窿——等这代人耗光了,下代人呢?谁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