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酒企实在太难了,茅台从原来的两三千一瓶直接降到了1000多一瓶,还是没人喝。
以前说“一鲸落万物生”,现在看来是“一鲸落万物落”。
近日,看到有媒体发布称,安徽一酒厂发布降薪通知,所有员工降薪10%。在实发工资(即五险一金缴纳后税前工资)为基数降低 10%。
这家白酒公司于2004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
![]()
降薪的原因就是因为外部环境不好,导致企业效益不好,为了公司的正常运转,必须要降本增效。他家本增效的第一步就应该是人工的支出,因为人工支出占一个企业的最大成本之一。
去看看多家白酒上市公司,他们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就可以知道。除了贵州茅台营收,净利微弱增长以外,其余的多家酒企在三季度都出现业绩下滑或者亏损。
这个季度本来应该是白酒的销售旺季,第四季度的业绩会不会好点起来。
![]()
茅台三季度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4.54亿元,同比增长6.36%;实现归母净利润646.27亿元,同比增长6.25%。
五粮液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暴跌52.66%,净利润下滑近三分之二,创造出上市二十多年来最大的单季度跌幅。
古井贡酒三季度营收为25.45亿元,同比下降51.65%;归母净利润为2.9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4.56%。
也有网友觉得,企业效益不好就降工资,效益好的时候怎么不加工资?把工资和企业效益绑一起,那直接给股份好了,哈哈。
员工降薪,这些酒厂的董事长他们也在降薪。14家白酒公司公布2024年董事长薪酬,其中4家董事长降薪。降薪公司数量占比为28.6%。
但有一点现实就是高管,他们的薪酬本来就高降一点。影响不大,员工的薪酬本来就是最低的,再降一下就降到了生存线。但这也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是底层人说了算的。
![]()
网友们说得也有道理,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所以考虑的利益就不一样。
身为一家公司,想要正常运营下去,那必须要有业绩,酒卖出去以后才会有利润,有利润了才能给员工发工资,你酒都卖不出去,哪里来的利润?怎么给员工发福利?
企业和员工都是互惠互利的,企业的效益好,员工的收入待遇就好,企业的效益不好,员工的工资肯定要相应的下了降。如果不下架,等待企业的只有一条路。
也有网友说,国有企业不但要降薪,而且还要裁员,中层高层可以裁掉80%,学学马斯克,一把手如果搞不好企业就应该解聘清理出体制内,否则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归宿就是倒闭。
在这大环境下,除了房地产行业日子不好过,酒企应该也是最难的一个企业之一。
![]()
房地产和酒企感觉没什么关系,但他们的关系很大,而且是密不可分。
现在的禁酒令,以后大家喝酒的人少了,特别是白酒。
会喝白酒的人都上了年纪也都有了三高,身体不允许他们喝酒了,而年纪轻的人,他们还没学会喝白酒,而且也没有机会喝白酒。
现在年轻人的社交很简单,手机就是他们的社交,不需要出去应酬,大不了点杯奶茶,或者是咖啡,满足一下欲望的情绪。
六零后七零后因为身体原因不喝酒了,零零后九零后也不喝酒了,八零后说我压力太大,没有能力喝酒。
以前房地产开发行业好的时候,开发商有关系户,包工头也要联络关系户,所以酒就成为了他们谈判桌上的一个联络感情的“道具”。
在饭桌上的推杯换盏中,一个个小工程,一个个大工程,就这样谈成了,然后大家也喝得欢了,最后这一批人也都上了年纪了,也都得了三高了,就不敢喝了。
现在人人都有机动车,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现在大家出门都要开车,请问谁敢喝酒?
所有的各种不利因素倒逼酒企在生存的边缘徘徊,会喝的人不敢喝,年轻人不喝酒,桌上没人喝了,你说这白酒还卖给谁喝呢?
白酒又不能当开水喝,烧菜的时候又不能当料酒,所以白酒的生存市场越来越难。
酒企唯一能做的就是降薪裁员,如果不降本增效,酒企面临的就是清算倒闭。
房地产这头“大鲸鱼”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涉及的行业太多,从而影响到了每个行业的个体。
时代的尘埃落到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